想明白這個,貴族們的精神面貌好了許多。
張天琳在火盆旁盤著腿數起了手指頭“第一是蒙文、第二是做買賣、第三是制鼻煙、第四為筑城墻、第五是預知晴雨,第六采礦,大帥你猜第七是啥。”
聽得劉承宗光納悶“那烏蘭山過去也算古如臺吉的領地吧,怎么,連蒙文都不會么”
“俘虜里有幾個世居烏蘭山的番兵,他們口中綽克兔臺吉像個神仙,給他們帶來七項技藝。”
劉承宗笑道“愿聞其詳。”
劉承宗緩緩點頭,旋即問道“你說的第七個是啥”
張天琳倆手一攤“造銃炮。”
“會個屁,那古如臺吉對番民部落只知道收添巴,其他的啥也不管,反倒是這個綽克兔,有想在青海大干一場的樣子。”
說著,張天琳笑了一聲道“還好咱回來的早,他這些東西都才剛剛開始,那番兵蒙語也只會說兩句。”
懷疑蒙古人的造炮本事,是一種不需要過腦子的本能。
因為這種東西基本上是倆個分離的詞,蒙古劉承宗了解,火炮劉承宗也了解,但倆次湊一塊就觸及到劉承宗的知識盲區了。
“你說的這個炮啊”
劉承宗神情古怪啊“它正經么”
張天琳說完,接著皺眉道“火槍不好說,那番兵說他們造的火槍啥樣的都有,烏蘭山那邊有個火槍隊,有的跟鳥銃一樣、有的比鳥銃大。”
“比鳥銃大具體是多大,有沒有抬槍大”
類似的還有吐蕃農夫、蒙古海軍之類的東西,兩個很正經的詞湊到一塊,就會讓人覺得不是那么的正經。
“非常正經,應該是鐵炮,當地有很多鐵礦,造炮手藝應該不是從咱們這學的,俱爾灣不造鐵炮啊。”
聽到這話,劉承宗放下心來,干脆拍板道“如果是這樣,我覺得我們應該先消滅掉烏蘭山的部隊,再轉頭東進,配合北邊的部隊,把綽克兔包圍殲滅,省得他們再亂跑不好捉。”
他在這里駐軍,一方面是為讓士兵、戰馬恢復到最好的狀態,以應對接下來的戰斗;另一方面就是探明情報,要么找到敵軍主力,要么讓敵軍主力來找他。
劉承宗很關心這個問題,火器的長度與裝藥比例涉及到射程和威力,他手里射程最遠的火器就是抬槍,如果綽克兔在西邊的駐軍擁有比抬槍射程更遠的兵器,那他就得在這現鑄一批大炮了。
張天琳顯然沒考慮到這個問題,只當是他的好勝心被激起來,笑道“沒有沒有,那肯定是大帥的抬槍大。”
“啊”
劉承宗聽見這消息非常惋惜“唉,我以為已經走得夠快了。”
否則從祁連山到昆侖山,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四萬蒙古軍隊如果跟他躲貓貓,還挺費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