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地租在佃契上寫的明明白白,是多少就是多少;照劉賊這么干,一年百姓真正要交多少,說得清么
王承恩就納悶了,就這,咋還有百姓感恩戴德
“他們給牛給種。”看著王承恩百思不得其解,人群里叫王進忠的家丁小聲道“有了牛,像我達達那打短工的就也能顧著自己的地,有盼頭。”
家丁們都差不多聚集在驛城里,王進忠這句話,引得一些人詫異側目,也令一些人點頭稱是。
王進忠絕對想不到,自己簡簡單單一句話,會令王承恩打從心底感到恐懼。
這恐懼來得無理,卻令王總兵萬分警惕,他的兵從來沒有嘩變過,眼下還不至于嘩變,但很顯然有不少族中子弟認同西寧府的做法。
如果連族人里的窮家娃娃都認同,那地方上那些他從來都見不到的窮苦百姓就更認同了。
這突然讓王承恩回過神來,他明白了。
就好像自己聽見老母親被捉,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投降,第二時間想到的是不能投降,因為士兵家眷在臨洮。
這些留在這的百姓其實也一樣,窮苦百姓的忍耐力其實并不強,一點都不強。
他們只是沒有辦法,劉承宗打過來了,那又能怎么樣呢
劉承宗頒布一個政策,那又能怎么樣呢
甚至說劉承宗開始動手殺人了,那又能怎么樣呢
在他幾近半百的人生歲月里,一直都知道佃戶其實不是窮人,有牛才是佃戶;沒有大戶人家會把地佃給靠兩只手在地里刨食的人。
只是被比佃戶更窮的人始終在被他的意識忽略。
他所能接觸到的人,最窮最窮的就是佃戶了,剩下的那些人,王承恩見不到他們正常情況,一旦被他見到,那說明他們已經走上了另一條職業生涯,是賊。
劉承宗的政策對他來說是惡政,對能養家糊口的百姓也不算什么好事,但對更多生活在生死線上的百姓呢
當王承恩把自己代入到只能做賊但還沒做賊的百姓身上,他自己都覺得劉承宗這是好政策了。
西邊是叛軍、東邊是天花、再往東是把人往西攆的蘭州,世道兇險,老百姓坐著不動就是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不管收成如何、不管是不是強制種糧、不管秋天劉承宗要收多少糧。
至少有有個盼頭。
“進忠,交給你個事干,老王家不能吃這悶虧,你帶幾個人,到周圍山里去,把百姓都召回來。”
王承恩哼笑一聲,他要重新把這些族人子弟團結起來,不能讓他們被劉承宗蠱惑了。
他擺手道“告訴那些人,他們種的是王家田,既然已經到他們手上,世事艱難,我就不往回要了,地還是我的,但永佃讓他們都回來種地,跑進山里,今年收成不要啦”
說罷,沒等家丁們露出驚訝神色,就聽王承恩話鋒一轉“以前佃田,必須要有牛;如今他老劉家那咱們老王家的地慷慨,那咱老王家就拿他老劉家的牛慷慨”
“此次官軍進剿,只剿劉賊,叫他們安心回家,那牛都是他們自己的,千萬別還給劉賊想把王家莊變土保,白日做夢”
王承恩這話說出來,方才幾個心情低落的家丁馬上振奮起來,他們家都被分了地,還都被給了牛。
方才還難免有些患得患失,可這會一個個又都生龍活虎起來了。
就在此時,前線河州土兵匆忙來報,西寧有兩股人馬出來了,后面還稀稀拉拉跟著好幾股小賊,大約有七八千人。
他們派人通名,說領軍者是劉承運,問王承恩要不要與其交戰。
“劉承運是誰”
王承恩對這名字沒半點印象,他倒是認識一個甘肅參將王承運,不過聽起來倒是很像劉承宗的族人,當即揮手道“傳令何永吉,命其緩緩后撤不要交戰,待我標營趕到一鼓作氣擊潰他們”
7017k,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