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肇周細細思索,好像是這個道理,但萬一被炮打中人就沒啦,這能不當回事嗎
不過他不打算跟鐘豹抬杠,鐘豹一看就是個軍中廝殺粗漢,像這樣的人祁肇周見過很多,他們早就都看淡生死了,反正人家也沒有世襲土司的官職去繼承,討論這個話題沒有意義。
他點頭應下,向傳授戰場經驗的鐘豹道謝,這才轉移話題問道“鐘將軍,我有個事特別好奇,若這場仗沒打完,那一千八百石糧吃完了,你會咋辦”
鐘豹楞了一下,他在心里并不覺得這個問題成立。
這幾天他一直都讓護兵觀察被編為六十個百戶部的饑民狀態,仔細查找里面出痘的人,他估摸著快到日子了。
三萬兩千余百姓都是從蘭州、河口過來的,那邊有天花,這些人里面一定也有。
所以他才放著這座堡寨不住,讓護兵馬隊都露宿野外,為的就是有人出痘時他們不會被傳染。
一旦這邊的百姓有人出痘,那三鎮邊軍也會出痘,到時就是決戰的時機了,他相信大帥不會錯過擊潰三鎮邊軍的大好時機。
不過他并不打算把這消息告訴祁肇周。
鐘豹只是思索片刻,道“那你們十九家就得再給元帥府獻八百石米糧了。”
祁肇周覺得自己是自討沒趣,他搖頭道“堡子里存糧鐘將軍也知道,就剩下七八十石,至多再撐十余日,這是山上,各家余財也都這樣子,吃完咋辦”
“吃完再說吃完的事,大帥讓我安置這些百姓。”
說實話鐘豹沒考慮過糧食吃完的事,但就算這會,對他來說也沒啥需要考慮的。
想那些東西沒有用,軍令如山不可動搖。
在戰場上是如此,軍令讓前進,哪怕犧牲性命也要前進;到了戰場外面,同樣是如此,大帥讓安置百姓,那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安置百姓。
所以鐘豹很容易得出結論“先殺羊,再殺豬,殺了驢騾,再殺牛馬,全吃完這場仗怎么也打完了。”
說罷,鐘豹對祁肇周安慰道“不過你們十九家也別覺得我是在欺負你們,這事對你們沒壞處,哪怕朝廷贏了,河湟百姓能活命本身也是大功德。”
“帥府贏了,我會把你們獻糧的事如實上報給大帥,想來大帥也不會虧待你們。”
祁肇周沒在第一時間說話,只是向后靠了靠,停頓片刻才感慨道“若帥府兵將都如鐘將軍一般,恐怕朝廷在蘭州以西擋不住你們。”
他發現元帥府的特點了。
這些將官對治理地方沒有經驗,但對軍令的執行力非常強,而且這執行力建立在接受命令的將官權力非常大的基礎上。
他們的力氣往一個地方使,沒有任何掣肘,至少在鐘豹進入南山以來,祁肇周沒看見任何人約束鐘豹的行為。
這讓他覺得投身元帥府,也許對西祁土司家族來說并不是個壞選擇至少在目前,元帥府東征的過程中,并不像他此前想象中那樣不講道理。
畢竟劉承宗的元帥府作為陜西叛軍,名聲可不太好。
整個河湟絕大多數人都和祁肇周想的一樣,劉承宗發兵,一定會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