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以東的榆中盆地軍事化非常厲害,在漢代霍去病出征河西就在這里修堡設營,到漢末更是直接變成韓遂的大本營。
從那以后數次往返拉鋸、來回易手,使當地隨處可見古代廢棄土堡、軍營屯營,當地聚落的名字大多都以某某營來命名。
不過這種軍事化并沒有給馬營帶來困難。
因為在這些以營命名的聚落里,居住的都是旗軍、軍余,或是與旗軍沾親帶故的百姓,楊耀就是被這些旗軍指引著一路翻山越嶺奔襲過來,一切都熟門熟路,就像回家了一樣。
直到抵達清水驛,才終于吃到個閉門羹。
清水馬驛的驛丞遠遠看見他就關閉城門,命令驛卒各取兵器打算據城死守,驛卒不多,但楊耀手邊沒趁手的攻城器械,就沒想攻城。
可也是就在這,麾下千總楊承祖報告,距驛城僅一里遠的清水堡似乎有可趁之機。
楊耀過去一看,清水堡的城墻有個大豁兒,城墻斜坡矮到人高,踩著馬背就能跳上去,當即下令攻城,驅趕戰馬驢騾至城下。
守軍本來防守就沒什么氣勢,他們覺得榆中盆地進了賊,蘭州城肯定是已經被攻陷了,就只砰砰打了兩輪銃炮,第一輪朝天、第二輪朝地,見嚇不走楊耀,轉頭就投降了。
不投降也沒辦法,本來是需要踩著馬背才能登上城,等他們朝天打完,驅趕戰馬的軍士都到城下了,朝地放完炮,他們就發現敵軍不需要踩馬背跳城了。
直接踩馬尸就騎著馬上來了。
清水堡投降,清水驛的驛卒們很快也殺官投降,轉而就有降兵自告奮勇去說降條城,緊隨其后,什字川堡、結河關守軍聞風而逃。
至于金縣,金縣倒是個挺好的中等規模城池,要護城河有護城河、要包磚高墻有包磚高墻,唯獨它沒兵。
那城有上千個城垛,只有幾十個民壯,倒是城內有三個生員很可惜,其中一人在楊耀部馬隊薄城時繞城奔走大呼,呼喊百姓登城拒敵,中箭不治。
還有從臨洮過來的兩兄弟,叫丁光耀、丁光彩,同樣也都是秀才,居然敢率幾名伙伴揚鞭策馬挺矛馳射,想沖開一條去路。
劉承宗放下戰報搖搖頭,可惜他們不是賊兵,這種單憑勇氣與技藝,不能對抗軍隊。
他嘆了口氣,回信告訴楊耀,需要向百姓講清楚,元帥府不與百姓為敵也不會濫殺無辜。
然后以他的落款給死去的生員、守城民壯立碑記傳,從所掠富家財貨里取些米糧給予撫恤,不為記載他們對抗自己無謂的犧牲,而為紀念他們保護鄉鄰。
不論天翻地覆,世上永遠都需要這樣的英雄。
當然,劉承宗在信的最后,著重叮囑楊耀,修了碑,人心收得差不多了就把金縣城抓緊平了,兄長劉承祖已經從南路出發,去平河州了,他們最后要在狄道相見。
盡快把糧食搬回去,西邊還有倆大汗等著他收拾呢。
天才本站地址。小說網閱讀網址,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