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萬萬沒想到,這么短的時間里,模仿作案都出來了。
劉承宗的搶劫經驗多豐富啊,聽見這事的第一時間就想明白了來龍去脈。
人肯定在臨洮衛,而且很有可能在之前率旗軍加入了劉承祖對狄道與臨洮衛的洗劫,至少為錢糧參與了搬運行動。
因為除了臨洮衛的人,其他人很難短時間聚集上百人馬,也很難攻破大戶莊;而如果沒參與劉承祖的洗劫,這么短的時間里很難找到煽動百姓的關竅。
畢竟干這一行,經驗還是很重要的。
把糧食運到西固的原因,劉承宗估計一方面是為洗清嫌疑嫁禍給他,另一方面很可能與虎將搶了王莊接濟延安百姓一樣搶的錢糧太多,藏不住、運不完。
所以大部分糧食和牲口都運過來,錢財和少量糧食自己留下了。
劉獅子估計這人是臨洮衛的中級軍官,可能要不了多久就會因為手下大手大腳花錢而暴露,如果沒因為這事暴露,那他很快也會從升職的將官名單里認識這個小機靈鬼。
不論如何,一萬頭大牲口、兩萬石米糧的封口費,劉承宗覺得這個價格足夠讓他封口了。
好在這些東西不算多,非常容易運送,正當最后一批錢糧牲口渡過黃河,蘭州城也派來信使,說楊鶴要邀請他到戰場中間盟誓,皇帝差人送的土豆和番薯到了。
“你告訴楊鶴,他再到我營里來盟誓,還有,錦衣衛與官軍不準入營,叫他們在外頭等著。”
劉承宗其實對自己的安全非常上心,只不過有時戰場上他就是軍心,為了鼓舞士氣和勝利,需要冒點險。
但此時的情況,楊鶴一把年紀的老爺子沒可能刺殺他,但萬一有不想活了的錦衣番子掏出支燧發手銃給他斃了呢,完全沒必要冒著風險。
蘭州城內的楊鶴也沒辦法,只能叫人抬著箱子往大營走,到了營門口換元帥府軍士把大木箱抬進來。
劉承宗遠遠數著,七只漆木箱子,六只都一樣,就有一個箱子看上去比較樸素。
“楊老爺,這就是皇上送來的土豆番薯”
盡管沒人跟著,但劉承宗還是給楊鶴很好的待遇,按捺住自己激動的心情,先請楊鶴在帳外準備好的椅子的坐下,畢竟一把年紀了,跑前跑后很辛苦。
就在這時,護兵已經上前檢查七只木箱,小心打開,以防里頭拴線綁著鋼輪地雷,打開一看,六只箱子里是連土帶葉的紅薯和土豆,各有三箱。
看得劉承宗極為歡喜,鼓掌道“此時能夠促成,全賴老總督傾力,將來西北能因這兩種作物活命的人,都該感激老總督的恩德。”
這些玩意兒,意味著他手里無邊無際的爛地有了用武之地。
劉承宗看重這兩樣,并不在于它有多高的畝產,他在乎的是有產。
河湟谷地是地窄人稠,最低的海拔、連成片的好田地都集中在河谷,但河湟山地是地廣人稀,分散的地塊種了漫山遍野的馬草苜蓿。
如果人吃干草就能變壯實,那他一點兒都不需要為糧食發愁,在他治下適合種植糧食的田地,西寧府算上尚未統計的山田,可能都不到三百萬畝,而他治下的草場劉承宗都不愿意說。
大明的總人口有幾千萬他不知道,但他能確定的是,一畝草場站一個人,絕對站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