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病如果在西寧以西爆發,劉承宗除了給人種痘外就束手無策了,但在西寧以東的傳統農業地區,不論是三豆飲還是豬皮豬蹄,都很好說。
帥府出征軍士一聽說大帥要給河湟染病百姓發豬皮,都高興壞了,把那些分散各地等待種痘的俘虜看得摸不著頭腦。
后來他們才知道,這幫跟隨劉承宗數年老兵是饞的,果不其然,劉承運緊隨其后向河湟五鎮三百里頒布大元帥的法令,以官價糧食收購官價活豬。
河湟此前糧價升騰,肉價也跟著漲,但當糧價漲接近翻倍時,肉價漲不動了,開始緩緩下跌。
依照目前糧價水平,用過去的價格以物易物買入活豬,對養豬的人家來說還算不錯。
承運也隨大軍西向,于碾伯建立大官市,在河湟自西向東依次建立平戎、老鴉、嘉順、冰溝、東關五個鎮市。
劉承宗給碾伯的大官市留下十萬石米糧,這些糧食將在后續緩緩流入市場,等囤貨居奇的商人跳出來抄家,然后再一口氣把河湟糧價打回平價。
他要告訴人們戰爭、饑餓和恐慌,都結束了,河湟將變得比從前更好。
收購上來的豬皮豬蹄被送往天花肆虐的村莊,而絕大部分豬肉則作為戰勝的慶功物資,下發各隊,元帥府的大肚漢能在最短的時間里消滅掉任何肉食。
劉承宗交給承運的使命,則是建設這五個鎮市,它們都占據了過去朝廷的驛城,但僅有一座驛城不夠,他需要這些地方承擔起更重的職能。
好在經過三年來俱爾灣市場的建設,元帥府已經有一批能夠勉強應付這種差事的專業人才,鎮市將作為驛站、兵營、市場的組合,甚至還要承擔起部分縣治所的職能。
大軍停駐在碾伯所慶祝勝利當日,劉承宗向承運說著自己的規劃“除了驛站、兵營、市場,你在五個鎮市都修個縣衙,六房都配齊了,除此之外還要修建一間可容納四百人的鎮學。”
承運瞪眼道“哥,那就是五個縣了。”
“那可不就是五個縣嘛,海西海北倆縣才七千人,你這每個鎮都有兩萬四千百姓,這還不算南山北山的山民、打仗逃難的百姓,戰后半年編戶齊民,沒準每個鎮就有四萬人了。”
劉承宗笑出一聲道“這還是不算縣不過我對鎮學是這么想的,我們要求是各保要有一名塾師、社學負責開蒙;各鄉要有一個秀才先生,給開過蒙的過五經關,就可以考童生了。”
“然后我們有西寧府書院,可以給這些打好基礎的童生更好的學習機會,所以鎮學不必開設那么多科目,它主要負責的是河湟本地的人才缺口,而且面向那些家庭條件不足以脫產進學的童生。”
這件事劉承宗經過深思熟慮,讀過書的人要有用武之地,而且因為生計無法繼續學業是很遺憾的事,所以他說“鎮學,我想開設四科,農、工、算、醫,這都是鎮市能用得上的人才。”
“每鎮每年招一百二十人,管吃管住,再每月給三錢銀子補貼家用,學個三年,出來派駐各鄉,改良推廣農業、工匠技藝,或者駐在鄉中醫館學習,想繼續進學也能通過科舉進府學繼續讀書。”
承運邊聽邊記,寫完了抬頭道“哥,那五個鎮學的先生,少說八十人,我得從西寧府書院招。”
“你盡管招,等西邊的事辦完,我們也該設立六部。”
劉承宗看著收起筆記的承運笑道“你要是能把這五個縣的事弄明白,就是咱們西海小朝廷的戶部尚書了。”
承運聽著一愣,眨眨眼道“哥,你是打算稱王了”
劉承宗有心逗逗他,便道“怎么,你覺得戶部尚書不好嗎”
“沒有沒有,戶部尚書嘿嘿”承運搖頭,隨后傻笑兩聲,這才道“我只是覺得,這時候稱王,會不會有點早”
“對嘍”
劉承宗指著承運笑出一聲,隨后道“如今稱王對我們的好處不多,無非是招降敵將多個封爵許愿的說法,但壞處卻不少,至少要剪除甘肅邊軍的威脅,取得蘭州才能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