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他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和碩特部的投降,會為擊穿準噶爾部心理防線支持。
這幾乎意味著對固守待援的準噶爾部帶來滅頂之災,留給巴圖爾琿臺吉的唯一活路,也只剩投降一途。
當日下午,馮瓤讓塘騎向中軍匯報了和碩特部的收降情況,二十名屬于和碩特、杜爾伯特的王公貴族已經啟程去往中軍叩拜,八千二百余名和碩特降軍已解甲投降,向幕府詢問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和碩特降兵的安置地點。
劉獅子的回答依然是安置海上,那是降兵作亂最容易控制的地方,四面都是堡壘山脈,中間更有大湖水師,就算真的作亂也無處可逃。
早前戰役中投降和俘虜已經送過去了,至于王公貴族和將領,則分開安置在西寧城,以防他們趁后方空虛的時機聯系舊部。
馮瓤第二個問題,則是詢問劉承宗,是否需要讓國師死在醫療事故里。
劉承宗沒這打算,讓塘騎告知馮瓤,國師能不能活下來看他的命,盡心救治即可,待傷情穩定送往西寧。
他們在戰爭中取勝,已經不需要耍這種陰謀詭計了,就算國師汗還活著,手上沒兵,也談不上威脅。
恰恰相反,他需要國師汗活著。
在率軍東渡黃河的路上,劉獅子寫了兩封信,一封讓塘騎交給木格灘圍困準噶爾的王文秀,另一封送往新城,要交給留守的父親。
給王文秀的信,是讓他小心林丹虎墩兔,這場戰爭已進入最后階段,需要對虎墩兔加以防備,以防其趁著鷸蚌相爭倒戈一擊。
畢竟雙方都是連番交戰的疲憊之師,非常善于奔跑的虎墩兔麾下察哈爾軍隊卻已經緩過來了。
而遞交新城的信,則是讓父親幫他出出主意。
如果一切順利,今后在西寧西邊安家落戶的蒙古人數量將會抵近十五萬關口,而且人口構成非常年輕化。
盡管元帥府把這些蒙古青壯當作農民牧民和漁民,但若按照游牧汗國征召牧兵的標準,幾乎每個男丁都會騎馬射箭,而且都是戰爭適齡人口。
這意味著思想變一變,元帥府就能拉出七萬游牧軍隊,他治下的蒙古人,已經是世上最強大的蒙古勢力之一了。
數目已經龐大到讓劉承宗不能再無動于衷,他必須從政治上,將其完完全全納入自己的統治之下,這場面對衛拉特的戰爭取得勝利,就是最好的契機。
衛拉特幾乎所有叫得上名號的大貴族都參與了這場戰爭,這意味著如果他們沒死在戰場上,就會在劉承宗的降將營里低頭相見。
劉承宗要把蒙古人的爵位、官位、稱號,跟中原王朝的爵位、官位、稱號重新統一,并依靠這次勝利,把影響力推到衛拉特占據的天山去
------題外話------
中午好
天才本站地址。小說網閱讀網址,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