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圖爾琿臺吉并不急于一時,他認為,劉承宗眼下最重要的事,是作為地主打理蒙古大汗的后事。
這位準噶爾臺吉對大汗是一點兒禮貌都沒有,大汗還沒死呢,他已經讓人去準備跟著大汗下葬的棺木了。
劉承宗意思,好歹是個大汗,下葬也不能太寒酸,得弄一具最好的棺槨。
元帥府最好的棺槨在哪兒呢在大明。
平涼城里的韓小王肯定給自己準備棺槨了,檔次一定不差,但要過來路途太過遙遠,恐怕趕不上大汗下葬,所以最簡單的方法是找蘭州肅藩,把肅王的棺槨訛過來。
肅王敢不給的幾率不大,沒準還會多送些陪葬品,以顯示元帥府盡到了地主之誼。
但巴圖爾琿臺吉覺得不用那么費勁,就按照他們的傳統,把木頭從中間劈開了掏空,回頭把大汗往里收斂了,釘上埋了就行。
他對劉承宗說“大帥你放心,棺材這邊已經在做了,絕不耽誤大汗按時歸西,大帥說個時間,他不走我送他走也行。”
巴圖爾琿臺吉對送蒙古大汗上天這事,早就急不可待了。
但劉承宗不著急。
他和林丹虎墩兔沒有深仇大恨,統率千軍萬馬的蒙古大汗對他都沒啥威脅,更別說一個病入膏肓的將死之人了。
還真不是劉獅子小瞧虎墩兔。
就元帥府治下這十幾萬來自各個部落的蒙古人,如果沒他的漢軍鎮著、西寧府管著,這幫人自己跟自己就能打得腦花子濺滿地。
一個土默特見了喀爾喀,肯定要打架,但如果他們同時看見個察哈爾,一定要交心聯手揍他一頓。
所以哪怕劉獅子不管麾下的蒙古人,察哈爾大汗振臂一呼,得到結果不能說從者云集,至多是同仇敵愾。
再加上大汗高超的消除人口術,四十萬蒙古之主巴圖魯成吉思汗才幾年,這就成了四千察哈爾之主了。
給他十幾萬人,三年五載,該沒還是沒。
政治能力就在那擺著,不是幾萬軍隊就能解決的問題,大明問題不是崇禎爺能解決的,需要上霍光;蒙古問題也不是林丹巴圖魯能解決的,他們需要燕帖木兒。
在此基礎之上,劉承宗并不介意對將死之人有些憐憫,至少在救治問題上略盡元帥府的地主之誼。
他吩咐醫師全力救治,盡人事聽天命。
大汗身上那些天花導致的并發癥,哪怕單拎出來一個,元帥府最好的醫師通過消炎解毒的湯藥,也就只有七成把握。
那么多并發癥趕到一起,別說這個時代,就算擱在三百年后也神仙難救,四百年后還能考慮考慮。
同時他也應粆圖臺吉的請求,讓海西知縣劉國能把虎墩兔大汗的親屬家眷都帶過來,萬一大汗急著上天,好歹也要讓親屬見了最后一面。
得了劉獅子召見,劉國能親率二百馬兵偕一百蒙古衛隊,將林丹汗的姐妹弟媳、八位后妃、一雙兒女一同送至八角城外。
人們過來倒沒有哭聲震天的反映,每個人心里都很清楚染患天花意味著什么,只是神態上終究難免惶惶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