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終明一代步步緊逼的大沙漠,讓酒泉到高臺已經漸漸失去自給自足的能力,真正的戈壁綠洲只剩下涼州武威和甘州張掖了。
這是整個甘肅人口最密集的兩個地方。
在空蕩蕩的總兵衙門里,楊嘉謨像抱著一堆拼圖,一張張拼湊劉承宗的戰略意圖與張天琳的戰術目的,沒能找到張天琳撒謊的理由。
若以正規軍隊看待,這支總兵力五千人的叛軍,盡管奪取了官軍裝備,但繳獲盡為明軍野戰裝備的輕型火炮。
何況兵力不足,雖然戰報中出現千箭齊發的鐵筒大箭給楊嘉謨留下深刻印象,但他們沒有補給線,這種武器用一個少一個,也很難在攻城中取得優勢。
等待他們的只有化整為零就地嘩變落草為寇。
但張天琳是農民軍首領,農民軍的作戰特點就是邊跑、邊搶、邊裹挾,因此楊嘉謨判斷此時甘肅只有張掖和武威能滿足他的需求。
通過在郊外搶劫、裹挾,快速擴張到兩三萬人,再進行圍城,攻打張掖或武威。
而在這兩個選擇里,攻打張掖的意義不大,因為張掖的駐軍多,而且對元帥府的整個戰場沒有幫助,確實涼州的武威城才是更好的選擇。
拿下武威,就能讓元帥府直接威脅莊浪河戰場的后方。
至于甘州再往西,沙漠化的高臺駱駝城或只剩下小綠洲的酒泉,楊嘉謨倒也不是沒想,他想了,想不通再往西跑的意義。
往哪邊走,就只能往關外去了,關外是真的沒有補給的地方,嘉峪關北邊是黑河和沙漠,南邊是祁連山,那條路出關直通吐魯番。
這么看來,張天琳說得挺像實話。
偏偏戎馬倥傯三十年,老將的敏銳直覺讓楊嘉謨不信,心中懷疑所謂的涼州,只不過是粗淺的聲東擊西。
哪里會有真正的將軍會暴露真實意圖給敵人呢
除了沒啥腦子的農民軍,沒人會這么打仗偏偏根據張天琳的自報家門,這個鳥人匪號過天星,好像真的是農民軍。
楊嘉謨死死盯著輿圖,換位思考琢磨元帥府的意圖,先是扔出一堆蒙古韃子和朵康番子堵塞莊浪河,又隔著祁連山把一個挺能打的農民軍頭子和他的孤軍投擲過來。
甘肅大帥在心里頭尋思,元帥府該不會內亂了吧,劉承宗在這兒借邊軍之手鏟除異己呢
當然這只是一瞬間的想法,腦海里浮現這個可能,楊嘉謨自己都搖頭。
但凡劉承宗沒有元帥府絕對的權力,不會有二傻子翻越祁連山來打仗的。
楊嘉謨認為最大的可能是洪承疇猜錯了,兵法說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
翻越祁連山而來的軍隊依然是試探性進攻,劉承宗真正的主力還在祁連山另一邊,而且很有可能,會在甘肅邊軍被張天琳擾亂從祁連山撤防之后,再大舉翻山而來。
這樣一來張天琳所說的涼州,是聲東擊西,就說得通了。
大概為這件事想明白一個思路,令楊嘉謨心情好了許多,他要著手解決第一個問題了,既為手上沒有兵的問題。
他派家丁在張掖城里請來一對兄弟,這對兄弟倆叫趙宗禮和趙宗祝。
趙氏兄弟是張掖城德高望重的士紳,兄長趙宗禮今年七十有二,曾任洪水營游擊將軍;弟弟趙宗祝今年七十一,萬歷年間是甘州衛指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