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還有個諢號映山紅的百總,過去是上天猴的兵,頭一次給大帥寫塘報,興奮得話都不會說了。
映山紅說自己跟直屬把總分散失聯,驚慌失措,正好跟明軍三百余人在野地遭遇,明軍也很驚慌,兩軍見面同時調頭奔逃。
反應過來的映山紅率軍返身沖陣,親手給自己逮了個長官回來,叫王懷忠,是甘肅鎮的把總。
映山紅寫塘報的時候,王懷忠麾下三百明軍已經拔了盔槍,加上映山紅本部合計四百四十二人,占領了甘州東南方向的古城堡。
類似的塘報還有很多,劉承宗判斷,李鴻嗣的軍隊東奔甘州失去組織,士氣在接連喪土、戰線東撤的過程中明顯低落,士兵戰意不足,低級軍官投降傾向嚴重。
顯而易見,在這場決定甘肅歸屬的戰役中,勝利已經傾向元帥府。
攻克高臺之后,張掖綠洲必定是一片坦途。
議事的中軍帳內,各級將官匯報著攻城前的準備工作已準備就緒,劉承宗伸手在長桌上取過皇歷,扯下一頁看了看。
被扯下的皇歷加蓋欽天監印信,書寫著崇禎七年四月二十六日,宜安葬行喪,祭祀入殮。
“傳我命令,攻克高臺”
伴著劉承宗的命令,被扯下的皇歷撲入火中,化為飛灰升騰而起,借著熱氣從氈帳穹頂飛向天空。
夜幕下的圍城營地點點星火,此起彼伏的軍樂聲響起,一隊隊肅州營軍士高舉火把穿行在壕溝與土垛之間,一門門千斤紅夷炮被推上有土木壘墻保護的預定炮位,一車車彈藥被堆放在土石工事之后,一輛輛滿載土石的戰車被推上田地邊緣。
而在高臺城的南墻上,甘肅鎮的總兵官楊嘉謨像城外營地的伙夫一樣,徹夜未眠。
自從昨日上午,甘州城的士紳至城下勸降,帶來甘州城已被劉承宗攻陷的消息,楊嘉謨就沒再合過眼。
城外圍城軍隊的動向瞞不過他,劉承宗的種種動作或許在元帥軍主力參將們眼中,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但城上的楊嘉謨很懂。
這半個多月以來,楊嘉謨在城里也沒閑著,高臺城內的建筑已經快被他拆光了,只留下點二層、三層建筑留作傷兵休息的地方,所獲木料磚石都被趕制為守城器械,只為殊死一搏。
因為楊嘉謨很清楚,劉承宗打造攻城軍械,收集糧草輜重,拔除左近據點,圍困周圍軍隊,填埋外圍壕溝,加強攻銃數目,等待援軍抵達他不可能不懂,每一個動作都是為了弄死他。
而現在,顯然時間到了。
起初是城外一聲號炮,隨后嗩吶聲此起彼伏,緊跟著是音色厚重的戰鼓被擂響,在夜幕之下,雙方間隔的五里之內,黑暗中響起車輪滾滾的吱呀聲令人頭皮發麻。
楊嘉謨的守軍在城外二里之內堆放有數十個燃燒火油的篝火,但二道壕溝之外就一片漆黑難以視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