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只是試射,壞了一門炮,但沒有人員傷亡,算是有驚無險。
隨軍匠人們被嚇得夠嗆,從巨響中回過神的劉承宗沒有惱怒,他只是笑著擺手對匠人說“你們都嚴格按照我的要求,這炮炸了跟你們沒關系,問題在我。”
他盯著炸飛的大鐵塊看了半天,終于拍著大腿意識到問題所在元帥府的千斤炮是銅的,他以一門銅炮的模數,刻舟求劍地用在了鐵炮身上,而且還使用了鑄鐵質量較差的鐵模鑄炮,它不炸誰炸
有了這次失敗的經驗,劉承宗很快改變設計,增加了口徑之外各項模數的比例,并將倍徑更改為二十二倍,同時在外形設計上給藥室、炮尾有一定加強。
畢竟劉獅子是個準確知道世上有個東西叫膛壓的人,在炸掉的和新設計的比例上,他選擇口徑之外所有參數厚度都為一比一點一,同時在炮身的后三分之一,直接選擇了圓柱形。
一番加強,這門長度過丈、發射二十斤炮彈的鑄鐵炮,重量直接飛躍到五千七百斤。
這一次,試射效果非常好,扛住了等重彈藥的三次試射,并以高射角打出了四千二百步的射程,一炮轟了快十二里地。
而在正常使用的稍高射角試射中,同樣打出了一千一百步的驚人射程,也就是有效射程達到了三里地。
炮是特別好,可以說是劉承宗這輩子見過最好的炮,就是走不動。
接近六千斤的自重,搭配堅固耐顛簸的炮車,還得再加個前車或副車來裝載彈藥,這位怪物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這個炮組至少需要八匹河曲大馬來拉,同時兩組馬隊輪換,還需要準備戰馬累死后的備用挽馬,因此整個炮組要準備二十四到三十二匹馬。
依照如今流行的火炮命名方式,劉承宗甚至想給它起名叫威武大將軍朱壽,俗話說二馬為車,四馬為駟,八馬為輦,它得用古之帝王的出行儀仗。
新炮鑄成,劉承宗立即下令拔營,朝正在跟甘肅二營斗智斗勇的涼州衛行去。
六月初七夜里,壓抑很久的涼州鬼兵終于發現元帥軍基本上把周圍能種的地都播了種,他們又把營地扎回了西門外,作息時間也正常了。
因此他們決定出城好好殺一殺元帥軍的銳氣,半夜三更,六百名鬼兵在鎮夷游擊唐明世的率領下,穿著跟甘肅二營同樣的兵衣戎服,拔了盔槍,從一直敞開的西門甕城門靜悄悄地鉆了出來。
鬼兵出擊的難度很大,因為八日以來,甘肅二營已經在城西扎營八座,每一座營地都意味著他們要耕種附近的田地。
盡管軍隊耕種完就移營,營帳木壘之類的器械都被收走,他們挖掘出來的壕溝卻不曾填埋。
夜里鬼兵走得小心極了,元帥軍的營地都在距城五里以外,但他們在二里到三里之間擺了很多篝火,以防備夜襲,鬼兵只能繞過篝火。
同時鬼兵也不能舉火,好不容易繞過篝火,又只能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里緊張兮兮地行走,生怕掉進元帥軍挖出的壕溝里。
唐明世是個驍勇善戰的將領,率領鬼兵偷營是為了一雪前恥,但是跟高應登一戰,已經讓他認識到元帥軍不是那么好打的,行動也非常謹慎,發現元帥軍好像沒有在營地周邊布哨,令他心中產生不好的預感。
眼看轅門緊閉的營地近在咫尺,讓他這么退回去又心有不甘,他心想,萬一是他們種地種累了呢
便派出倆人,悄悄翻進營地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