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塘騎還沒沖到放三眼銃的距離呢,先被左邊林子里重銃打來的冷槍嚇一跳,正關注左邊呢,右邊林子里又嗖嗖嗖地放冷箭。
根本看不見人,只能聽見林子里嘩啦啦的鬧動靜,跟進了野豬似的。
就這鬧鬼的架勢,還壓迫戰場呢明軍塘騎直接打馬扭頭搖著旗矛就走了,呼叫援軍吧。
好不容易一塘騎兵湊齊,咱這邊五個人了,不怕他們在林子里打出的冷槍冷箭了,對面塘騎也壓上來了,林子里砰砰打出了更加密集的冷槍。
這肯定是正軍發起進攻了,誰家塘騎扛大口徑鷹銃出門啊
一條條山道谷道,都向黑松驛的丁紹胤和白廣恩傳達這樣的情報,每一路塘兵都說他們遇上的是元帥軍小隊。
在黑松驛堡的守備署里,丁紹胤吩咐家丁取來幾幅輿圖,讓他們提筆在圖上標注各個山道出現的敵軍,稍一匯總,周圍七條山道統統遇襲,而且都被壓了三四里路才把情報傳回來。
有的說遭遇敵軍數十,有的則說敵軍上百,但誰也看不清究竟有多少敵人,即使減半計算,七條山道的敵軍先頭兵力也超過三百。
丁紹胤的兵力有限,在周圍十七條小路派遣塘兵,其中派兵控制的只有十二條路。
這些道路要么是路況較好,能容騎兵、車輛通行;要么是視野較好的山梁,要么就是地勢險要,則派遣管隊或百總帶兵前去扎營設卡,掘壕斷路。
這種部署本意就是為了防范塘騎滲透、遮蔽戰場。
在收到情報的第一時間,丁紹胤就指著輿圖對白廣恩道“這是羊攻。”
丁紹胤分析了劉承宗攻破嘉峪關以來的作戰習慣,劉承宗一貫試圖從防守薄弱處進行突破,尤其厭煩攻堅,即使做出超遠距離機動也在所不惜。
劉承宗率軍走戈壁出現在嘉峪關,本身就是他厭煩攻堅不愿強攻古浪峽的表現。
如果說這幾天塘騎的騷擾,給明軍帶來的感覺是有一些可怕的東西要上山了,那么對丁紹胤來說,劉承宗就是上山的東西里最可怕的一個。
因為他很難推測,這個為避免攻堅而做出遠征三千里的家伙,這一次為避免攻堅又會繞路多遠。
這種前科讓丁紹胤斷定,即使劉承宗要強攻古浪峽,也大概率會試圖襲擊他們的后路。
所以他昨天夜里本來跟白廣恩閑聊,聊著聊著就下令讓白廣恩的副將魯允昌領一個千總部去防守莊浪衛,就是害怕劉承宗繞永泰城走松山南路,突然出現在莊浪衛城下。
只不過這次,劉承宗真的是在攻堅,整個兩萬大軍散布于方圓五十里山地,他根本沒打算繞到丁紹胤想象中的大后方,他要攻打的后方,只是丁紹胤的中軍。
很快,從初次交鋒開始還不到兩個時辰,另外幾條山道的塘兵情報也都傳回來了包括山梁上的三座小寨在內,全面遇襲。
在前線據點香林寺東北十五里的營盤嶺上,駐守在那邊的標營百總冒死突圍,帶回了元帥軍前線軍隊的編制樣貌。
“將軍,確實是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