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鼎瑞的頭腦已經發散了。
他畢竟有出鎮康寧的經歷,見識確實要比坐鎮中樞的劉老爺要廣,劉獅子拿出來的東西,他們倆不會只圖一樂兒,認真思索了所有可能,楊鼎瑞覺得劉獅子沒把話說全。
他指了指放在茶案上的河西傳,沒說河西傳,話鋒一轉就跨過半個天下,道“長河西有個土司木雅,向禹兄想必有所耳聞。”
劉向禹自是點頭,這木雅可以說是元帥府最出名的土司了,他笑道“我聽蔡鐘磐提起過。”
“在下估計,這河西傳就是大帥從康寧學到的經驗。”
不待劉老爺問出疑惑,楊鼎瑞便將木雅幫劉承宗在康藏之地傳播影響力,雇傭文人、僧侶,以南征康寧的故事為藍本,結合本地神學經文,創造出新的故事,令苦行僧人與說唱藝人游走四方的事全盤托出。
“因此眼下這不過是故技重施,不過我以為這個在關中用處不大。”
楊鼎瑞攤手笑道“在下說這個,倒不是連環畫沒用,而是我等俱為秦人,鄉音不改,取全陜之難不在人心,而在戰場,如今朝廷平叛兵力半入陜西,一在寧夏之洪承疇,二在鳳翔之陳奇瑜,實在是蝗災拖住腳步,不然這五省總督早灰溜溜跑去河南了。”
劉向禹聞言也緩緩頷首,倒不是他倆輕視陳奇瑜,恰恰相反,非常重視,他們對洪承疇才是輕視。
這體現在情報方面,元帥府對寧夏方向的情報非常有限,至少在洪承疇身邊沒有元帥府的間諜,而楊鼎瑞派往秦州、鳳翔府的生間足有數十,收買的因間、內間更是多達數百之眾,幾乎把陳奇瑜、練國事等人的情報摸個門兒清。
相較而言陳奇瑜掌握的軍隊挺多,至少在兵額上不比洪承疇少,不算駐防的衛所軍,僅戰兵就有六個不滿編的營,但陜西方向的明軍士氣有很大問題。
吃不飽飯的地兒,士氣肯定有很大問題,楊鼎瑞和劉向禹再有能耐,沒有糧食,當年在黑龍王廟山也一籌莫展,如今陳奇瑜也一樣。
陜西六個營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支為張應昌率領的秦軍,有楊彥昌、賀人龍這兩個戰神;另一支左良玉率領的援剿軍,有湯九州、鄧玘這倆戰神,陣容在大明可謂相當豪華。
尤其是援剿軍,他們兵力少,從河南進陜西,仨營加一塊不到六千人,又經歷了鄧玘部嘩變,吸收了一千多農民軍才恢復到六千人,但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三營主將,在崇禎七年都是大明最耀眼的大將,從薊遼打到陜西,可以說是從東到西打遍整個北方。
左良玉是出了名的驍勇善戰,崇禎二年末復官以來幾乎無月不戰,先與后金戰遵化,后戰大凌河,于崇禎四年在松山、杏山取得戰功第一,領著勢單力孤的兩千昌平軍轉戰河南、山西、北直隸,功勛彪炳。
湯九州的威望功勛與左良玉并列,同樣以孤軍轉戰各地,部將都死得換了一茬。
鄧玘更是勞苦功高的猛人,起家于奢安之亂,拿下勇冠諸將的名頭,夜入賊營砍人的川軍猛漢,一路砍人的功勛升到四川副總兵,崇禎二年為勤王率六千川兵出川,皇上指哪就往哪兒打,整整六年不歸鄉,對大明的忠誠日月可鑒。
而陜西兵出身的秦軍也非庸手,他們本身就在戰爭烈度最高的陜西,遼東好歹是每年冬天遼澤結冰才打大仗,陜西是自打崇禎二年起盜賊蜂起流寇四竄,打仗就沒停過。
除了少數像杜文煥那種別人行軍他賣馬、別人打仗他喝花酒的家伙,絕大多數陜西將領的生存環境與地獄無二,不是死了,就是快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