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千戶姓衛,一聽李嘉彥打算開城獻降就急眼了,在城里頭破口大罵,還打算帶人過來把李嘉彥殺了。
畢竟你要投降你早降嘛,我們哥幾個也能落個克城的首功;你要守城咱就定死了守城,誰來也不開城,一直守到官軍來援或者破城。
我們來騙城,你給我們反正了,把張天琳攆走;這會大元帥來了,你又要降,你是舒服了,我們在大元帥那算個啥呀
奈何衛千戶帶兵跑得慢,跑到南門,知縣李嘉彥已經把城門打開了,只好登城指著李嘉彥一頓臭罵,真讓他再守城攔著劉承宗也不敢,只好帶數十旗軍自城北奔出,一溜煙往城外跑了。
劉獅子根本顧不上跑出去那點兒人,他正在陣前揉眼睛呢“真降了”
過去也有人向他投降過,但是像李嘉彥這樣,喊話剛結束就乖乖開城門的,還真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
直到李嘉彥領縣丞一干胥吏走到陣前,拜倒奉上寶雞知縣的銅印,劉承宗收斂神色,好好做了一番表情管理,這才自軍中撥馬而出,揮手讓從人上前接過官印。
李嘉彥抬頭看見劉承宗,心里估量這就是元帥府的大元帥,連忙道“小人無知抗拒大軍,還望大帥勿降威儀于小縣。”
劉承宗一聽這話就樂了,因為他知道李嘉彥說的是實話。
這人的表現非常明顯,極為識時務,張天琳帶的兵多、但很難快速攻城,他就抗拒守城;劉承宗帶的兵更多,還有不少火炮,他眼看守不住,就開城降了。
反過來如果來的是農民軍,那李嘉彥大概率會率軍出城,殺個人頭滾滾。
劉獅子跟左右對視一眼,他其實挺欣賞這種工作態度,能守就守,不能守就降,既沒棄城脫逃,也沒平白害了軍民性命。
這就是個普通人,在操守上肯定不如那些明知不敵仍拼死一戰、或是兵敗自盡的官員英雄。
但劉承宗過了這么久,也逐漸明白,人家真是那種英雄好漢就不會向他投降,所以他現在最欣賞的就是這樣無可奈何、接受命運的普通人。
“快起來,放心吧,縣尊開城使城池免于戰火,不僅無罪還有功于地方。”劉承宗說著,已經翻身下馬走上前去,問道“帥府正是用人之際,可愿為我所用啊”
投降是一場豪賭,在真正投降前,誰也無法知曉自己的命運。
即使劉承宗好言好語,李嘉彥內心依然十分忐忑,起身后連忙道“小人愿為大帥效犬馬之勞。”
“倒不用效犬馬之勞,李先生繼續做官就好。”
劉獅子心說還效犬馬之勞,你這個知縣想得倒挺美,那我的貓、我的狗、我的馬在青海湖畔快活著呢,天天有吃不完的小魚干和啃不完的大骨頭。
當我的官兒可比它們累多了。
劉承宗欣賞李嘉彥的識時務,不過心里也對其才力有所懷疑,便帶著幾分考校心思問道“既然先生心甘情愿,眼下就要看你本事,鳳翔府餓殍遍地,我一要賑災、二要養兵,苦于錢糧不足,你知此地事已久,可有良策”
李嘉彥心知這是劉承宗的考驗,想了半天,終于抬頭對劉承宗問道“大帥,要在鳳翔府養軍兵多少”
“軍兵四萬,馬騾八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