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蒲縣前溝駐扎兩日,有杜老太說,他們拆了家里門板睡覺,走的時候沒給安好,搶了喂騾子的干草四束,鋪地用了;還想把騾子牽走,杜老太看見了,就沒牽。”
“還有西鄉米老漢說家里住了倆旗軍,走的時候把他棉褲偷穿走了,破棉褲也沒給留;還有陳老漢的侄子,宋百戶麾下有個小旗跟他商量好,睡一宿婆姨給四分銀子,睡了兩宿,走的時候就給了五分。”
鐘豹說罷,看了劉承宗一眼,小聲道:“軍紀還行。”
劉承宗舔著嘴唇琢磨了一會,點點頭道:“行,這就是一幫**,問題不大。”
他明顯感覺鐘豹長長地松了口氣。
次日一早,劉承宗叫人俘虜領出來,六百多人,他又尋鐘虎等人借了點錢,湊了七十兩銀子,就地登記。
確實沒幾個人愿意跟著他走。
本來就不愿意投賊,賊放了還給發錢,那誰還從賊啊。
最后就有十四個人,說在衛所也沒家眷了,自己當賊也不會害親戚被勾軍,便從了賊,編入各哨。
剩下的人都從劉承宗這領了一錢銀子,重新進了俘虜營。
每個人要離開時,劉承宗都叮囑他們:“回去路上不要禍害百姓,沒糧食了就回來,我管你幾天吃的,不愿跟我也沒事,吃幾天飽飯再回去。”
他們還不能走,劉承宗拔營走了,留下營地里煮好的粥,讓他們喝上一碗、每個人收拾收拾剩下的糧食,再說離開。
隨后兵馬疾驅,奔赴大寧縣,旋即追到永和縣,幾乎繞了個圈,才憑借行軍速度趕上平陽衛的另一支官軍。
這支官軍就沒那么乖巧了。
根本不和他們陣戰,自從在永和縣東北發現魏遷兒的塘騎,全軍撒開丫子一路狂奔。
把曹耀氣得哇哇大叫,各哨馬兵一路追擊一路收降,朝東北小山路一直追到石樓縣。
跑到石樓縣時,這支旗軍剩下四百多人,一路丟盔棄甲,已經完全是潰軍了。
石樓縣城不敢給他們開城門,他們經歷近六十里狂奔,也沒了絲毫氣力。
最后在淺淺的護城河外,背靠吊橋結陣。
追擊他們的還是鐘豹,拿這幫人一點辦法都沒有。
他手下本來追擊馬隊人挺多,可架不住這幫旗軍一路投降,而且一路丟盔棄甲,留下遍地的兵器甲胄。
投降了就得派人看著他們,遍地兵器又為看護增加了難度。
等他追到石樓,手下只有五十余騎組成的先頭部隊。
兩撥人就在石樓城外龍泉水畔對峙,一直等到一個時辰后,劉承宗率部過來:“你跟他們說,石樓縣又不管糧食,跟我走吧,吃頓飽飯再說。”
沒人聽。
后來劉承宗看這石樓縣城,也沒派兵打出來的意思,就干脆叫人把路上撿的鍋送過來,從附近村子打了水,放了些戰兵們隨身攜帶的馬肉干。
燉了個馬肉湯。
這邊一開喝,旗軍就頂不住了。
吃完飯還是照舊的收降放人儀式,他們都是平陽衛出來的,經過大寧縣時劉承宗也派人問了問。
表現和蒲縣那支旗軍差不多,也是一幫老**。
不過這次劉承宗有了經驗,提前讓承運送來點銀子,把哨長們的錢還了,放俘虜的規格還是一樣。
這場戰斗他挺高興、旗軍打了敗仗但傷亡沒多少,大家的心情都不算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