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陜北這個千溝萬壑的地方,大軍鋪不開,荒山禿嶺缺少草木,幾乎就決定了夏季戰斗的重點,是控制戰場。
劉承宗正在琢磨一套用夏天折騰杜文煥的辦法。
直到新一期塘報邸報被賀勇送來。
塘報上說,明軍收復了永平四城。
如果不是后來邸報提到楊彥昌,說他募兵從征有功被賞銀二十兩,劉承宗根本不會注意到灤州之戰。
因為上面對那場仗介紹很簡單,只說山西總兵馬世龍、錦州總兵祖大壽、山東總兵楊紹基等統兵圍攻灤州。
官軍殲滅了永平府派來的東兵援軍,用紅夷大炮轟擊灤州城,盡毀城樓。
守將納穆泰力戰不支,連夜突圍逃回永平,路上被馬世龍圍追堵截。
至于怎么轟擊的,劉承宗不知道。
短時間他也無從了解,有個出生在沈陽的漢人參將名叫黃龍,在灤州城下,打出一套十七世紀的步炮協同。
楊彥昌參與了最后那場戰斗堵截納穆泰的戰斗,取得兩顆首級。
劉承宗很欣慰,覺得指揮使沒白養,都會打東虜了!
五月底,承運終于把整個延川縣走了一遍,登記出三十三個村莊。
承運辦這事是把好手,剛開始只登記了三個村子,就和延川縣的書辦搭上關系,直接把延川縣去年登記的黃冊弄到劉獅子的營地里。
黃冊是個神奇的東西,按律要一年做一次人口普查,十年來一次大修。
但去年的情況,也就延川縣還能修黃冊。
膚施縣,去年春季以后,衙役書辦不敢出城門。
安塞縣,出城門也沒用,城外四關廂都沒人了。
延長縣官吏每天干的工作就是登城看看,又有哪位首領過境。
再往北,簡直就是各路流賊馬賊的樂園。
也就延川,去年靠老天爺保佑下了場雨,四處流竄的百姓紛紛回家種地,這才給了胥吏修黃冊的機會。
在十年前的大冊上,延川縣有一千三百一十五戶,兩萬一千二百一十七口,平均每戶十六口人。
而去年修黃冊的結果,是延川縣還剩九百四十六戶,九千零八十一口,平均每戶九口人。
劉承宗以為這就算過分的了,沒想到實際情況比這還壞。
因為開春的降霜、王左掛混天王的潰敗、流賊大舉入晉,不少人被毀掉生計或驚慌逃竄,只能開始再一次遷徙。
最后承運在延川縣的地界上,統計出百姓聚集三十三處、流民七股,共一千六百七十五戶,七千五百三十七口。
承運說:“不看不知道,仔細一算,人們父子兄弟離散,就為能多個活下去的希望,每戶只有四個半人。”
“確實就像哥說的,這邊沒上戶了。”
承運說的上戶,是指非常富裕的人家。
在天下諸省,陜北對上戶的要求可能最低,在這片土地上家有千兩就能稱之為上戶。
單看千兩不少,可陜北這情況,正常時期每一戶都有十幾口甚至二十余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