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承宗也沒多想,以為任權兒是沒錢花了,便笑道:“咋了,千戶俸祿不夠你花?你想要多少?”
“不是,我有錢,就是,唉。”
任權兒頓了頓,思索著組織了好一會語言,才道:“就是看別人都那樣,我也想知道領軍餉是啥感覺。”
劉承宗愣住,片刻后明白了。
任權兒跟邊軍不一樣,邊軍是被欠餉,任權兒是壓根就沒領過軍餉。
他就沒有過軍餉,軍戶過得有好有壞,家里人多的、打仗立功的、世襲軍官,都過得不錯。
但是像任權兒這種家里沒人,吃穿用度都靠軍屯田,根本不知道被欠餉是啥感覺。
和他的出身經歷比較起來,就連被欠餉都是一種幸福。
“對了長官,楊將軍派人回來了一趟,沒找到你,就找上我,然后回去復命了。”
任權兒說罷,劉承宗問道:“楊指揮使?”
“對。”
劉承宗笑問:“他在北京過得怎么樣?我上個月看邸報,說他立功領了皇帝二十兩銀子。”
“確實立功了,不過去向還不知道,他想回陜西,但吳總兵建議山海關把他留下。”
任權兒說著肅容道:“朝廷讓他招募民夫,別人都招三五百人,王自用給他招了兩萬人。”
兩萬人?
劉承宗充滿感慨啊。
這就是給朝廷干活的好處,可惜他攤上個干啥啥不行的倒霉朝廷。
但凡朝廷運轉正常、人心也正常,正經做事的人能得到升遷,多舒服?
什么叫幸福?
招募兩萬人,不需要考慮兵糧就叫幸福!
劉承宗心想,我要是有夠兩萬人吃一年的糧,啥事都不用干,今天,今天就起兵去榆林。
“他這么大本事,還用回陜西?陜西哪兒能擱得下他?”
“長官,他這其實算不上立功。”任權兒的表情復雜:“我問了問,他給朝廷招了兩萬人,設立八個營,有漕工羅教子弟、有信黃天道的、還有聞香教的。”
劉承宗一聽就瞪眼了,這都啥啊?
羅教和白蓮教,都不是正宗佛門,但它們是世間影響力最大的教派。
羅教比較溫和,很多佛教徒也把羅教當作佛門教派,如今影響到最大的漕工子弟,屬于是民間互助社團,后來其中一支形成了青幫。
白蓮教因為是大明官方定下的邪教,所以其分支眾多,黃天道和聞香教,都是它的分支。
這黃天道和三國時的黃巾起義沒關系,劉承宗對這個比較清楚,因為黃天道是嘉靖時期萬全都司的邊兵創立的。
那邊兵名叫李賓,從軍后駐守野狐貍,戰爭中被射瞎一只眼,退伍后信過無為教,也就是羅教,‘真空家鄉、無生父母’就是無為教的八字真訣。
后來李賓創立了黃天道,因為傷了眼睛,號虎眼禪師。
因為嘉靖有道君皇帝,所以地方上各種教派繁多,虎眼禪師創立的黃天道也是外佛內道,還兼容了儒家的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