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這是身處寶山之中卻不自知啊,有這么一個從五品的朝廷知州在身邊,他怎么就不知道利用呢?
他道:“周先生,除了這兩本書,你能派人去關中再為我弄,不,買些書籍來么?”
周日強更高興了,攤手道:“這有何難啊?大帥要什么書,盡管說來,我傳信一封,楊總督就在寧州,只要大帥不再發兵擾攘地方,大可請陜西撫臺為你征書!”
周日強可能覺得劉承宗把心思都放到鉆研學術,甚至精巧器械上去,就不會擄掠地方甚至舉兵造反,雄心壯志也就沒的差不多了。
人一旦掉進知識的海洋,他還能爬出來嗎?
“征書好,征書可太好了,我什么書都要,尤其是新刊印的西書,農事、冶金、天文、地理、水利、醫學、軍事,都可以!”
劉承宗抬手在身前空點幾下,道:“最好能讓我看一輩子。”
周日強前邊挺高興,后邊臉色有些僵硬,頓了片刻才道:“大帥用兵如神,這軍事書就不必了吧?”
這高帽子戴的,你見過我用兵么?
劉承宗擺手道:“不,我對軍事尤其感興趣,你現在就給楊總督傳信,我這本書再有幾日就看完了,看完我就帶兵去別處。”
說罷他還不高興了,擰著眉頭對周日強道:“朝廷到了如今這個境地,就是因為你們這些官員辦事拖拖拉拉,征稅征不到就算了,征一兩千卷書,十日之內難道還做不到?”
“一,一兩千卷?”
周日強尋思我給你弄百十卷書就差不多了,要一兩千卷是不是有點過分呢?
“那就以三千卷為約定,我要至少五百本三千卷書,我估摸著西安府就能找到這么多書,也不過六百里路,沿途換馬加鞭傳信一天的事,我付錢。”
劉承宗道:“以一卷一兩銀子算,三千兩,折三兩一石糧的高價,你辦好這事,我給寧州出一千石賑災糧,如何?”
在周日強眼中,這個年紀輕輕的叛軍頭子不再那么可怕了。
人只要有喜好,只要有喜好就不可怕。
周日強開始尋思怎么跟楊鶴說這事了,既要讓楊鶴找練國事下令,還要盡量把賑災糧都留給他的百姓。
這知州瞪起眼來,伸手道:“軍糧,大帥撥一千石軍糧,本官這就去給總督軍門寫信。”
隆德縣附近山峁上的營地,如今整天都彌漫著炒制軍糧的香味,豆子米面的成糧加鹽加糖做成壓實的炒面,以此來減少體積。
劉承宗算了算,寧州如今在籍百姓幾千,逃戶仍留在寧州的大概有兩三千,一千石炒面,能保證這些人挺到明年開春。
用這樣的代價,換來大量書籍,非常合適。
而且另一方面,這也能向楊鶴展示,他的糧草充足,不懼戰爭。
“可以啊,我就一個要求,楊鶴必須保證,這些糧食送到寧州城,必須全部分給逃戶百姓。”
劉承宗笑呵呵對周日強道:“誰從中間拿一斤揣回去,固原城就保不住了。”
周日強點頭如搗蒜,連忙應道:“這大帥放心,只有能有賑災的糧,我保證親自盯著,有人貪污大帥就把我腦袋取走。”
“你保證沒用,你又回不去,青海宣慰使和西寧指揮使的任命不下來。”劉承宗笑瞇瞇道:“你周知州就回不去,快去寫信。”
周日強對這事歡天喜地,高高興興,甚至出了劉承宗軍帳,直接跑回了自己的帳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