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三郎稍稍落后,自腰間抽出佛朗機手銃,將子銃裝彈,麻利地咬開火折子的紙蓋,引燃火繩,按刀提銃亦步亦趨。
周日強并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他正高興著呢,楊鶴交給他的使命就這么稀里糊涂就要達成了。
回想起來幾次心驚肉跳,都不過有驚無險。
如今使命即將達成,也不指望讓楊鶴履行承諾給他求得四官職,他打算請辭回保定府的老家了。
朝野之中,有他這樣經歷的人不多,尤其是周日強與劉承宗相處的這段日子,也許他自己都感受不到,但這位朝廷的寧州知州,確實已經對天下大亂會長久持續深信不疑。
他打算回家寫一本書,既能將所見所聞載入,亦可提醒世人,何況以今日朝野校刊風之盛,可能出書比四官員還能掙錢。
他的心思萬全陷入對未來的暢想之中,對魏遷兒疾馳而來,不一會兒又急馳而去視若無睹。
不過他倒是還記得,對一旁的天子內臣曹化淳介紹道:“曹公公,那個就是劉將軍。”
曹化淳已經看了劉承宗很久了,聞言對周日強點頭道:“果然年輕威武,劉二哥真是交了好運的。”
說著,劉承宗已帶韓王走至近前。
曹化淳對他走在韓王之前不太滿意,但也沒有多說,拱手笑盈盈道:“韓王殿下,這位想必就是劉將軍了,夫風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
“皇帝爺爺說了,國家赤子淪為盜賊,不全在爾等之責,既然將軍誠心上表求撫,陛下有成人之美,全你心愿。”
劉承宗交給朝廷的那封信,崇禎后來也讓曹化淳看過,寫得情真意切,因此在曹化淳預料之中,前一刻還顧盼自雄的劉承宗,應當納頭謝恩。
卻沒想到劉承宗只是笑了一聲,道:“那公公就宣旨。”
曹化淳是在宮里爭權奪利鉆出來的人精,只一眼就看出劉承宗的笑容敵意十足,自身后凈軍隨從處取來圣旨握在手中,并不急于宣讀,只是問道:“將軍可是出了什么變故?”
“我沒有變故。”
劉承宗的話音剛落,抬手便自曹化淳掌中奪過圣旨。
曹化淳與周日強,誰都沒有想到臨近封官會出現這樣的事,甚至就連身側的韓王,都沒想到劉承宗會搶奪圣旨。
以至于所有人都楞了一下,曹化淳身后數名凈軍抽刀而出,同時劉承宗身后一聲脆喝:“哪個敢動!”
樊三郎左手持銃對準曹化淳,右手持刀指向凈軍,攔在劉承宗身前。
曹化淳從未被手銃這么指著,雖面上未露出驚慌怯懦,心里確實捏了把汗:“劉將軍,你這是何意?”
周日強也急道:“劉將軍,這,好事將近,你!”
劉承宗沒理他們,只是展開圣旨。
質地極佳的明黃色綢緞,被工匠以獨特織法繡滿祥云瑞鶴,卷軸兩側各有銀龍,右上角第一朵祥云之上,以極佳字體寫了奉字。
另起一行高一格‘天承運’,再另起一行平行‘皇帝詔曰頭目劉承宗’,隨后是簡簡單單的正。
率義民歸附衛藩有功,授青海地方宣慰使司宣慰使,世鎮西藩,欽此。
崇禎三年,八月十三。
這圣旨寫得跟假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