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戰術選擇上,曹文詔依然選擇自己最熟悉、最擅長也是最簡單的戰術沖。
“一面沖不動,就圍他三面,下馬步射,馬兵一時俱沖;三面沖不動,就集結全軍沖他一面。”
很快,關寧軍的第二次進攻開始了。
依舊是一隊三眼銃騎兵打先鋒,而后投矛直沖的老套路。
站在紅旗背上觀看戰場的劉承宗搖搖頭。
關寧軍若只會這一套,他不信自己會被擊潰。
他對這場戰斗的策略是拖。
他不知道關寧軍一路上遭遇了什么,只知道關寧軍出現在這,說明其入關以來所有戰斗都打贏了。
此時應正士氣如虹,早前不知其虛實,便列陣等他們試探。
這會看來,確實非常勇猛,直接與他們拼命恐怕己方損失不會小,所以要扛住攻勢,讓他們受挫、動搖。
俗話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待其衰竭,再進行反攻。
劉承宗討厭陣前濃得像散不開的硝煙,踩在紅旗背上,隔槍矛如林,遠眺敵陣。
輜重隊正推著小車,把挖掘壕溝的一車車泥土推至陣中,壘起土山,并將陣前負傷、陣亡的士兵用小車運至二道防線。
同時以鐘虎部戰兵編入前線,補充傷亡。
沒有土山,劉承宗便只能立在紅旗背上,勉強觀看戰場。
不遠處另一塊廝殺陣地,楊耀部兵分五哨的騎兵隊正與數百關寧騎兵在寬闊河谷中搏殺。
果然,更多關寧軍在他面前,除正面數百騎,另有兩翼俱是數百騎的馬隊正在射程范圍之外移動,向側翼進行包抄。
硝煙之后,距離不過數十步,有戰馬向后跑去,似乎有人影正在陣前借硝煙遮蔽,安置輕型火炮。
“想轟我?”
劉承宗低頭對親兵道:“打炮哨旗。”
正在陣前指揮部隊的曹耀得手下報告,回頭就見中軍劉承宗立在馬背上,揚臂指向陣前硝煙。
長久以來的配合讓他們心有靈犀,曹耀稍加思慮,立即會意。
令旗招展。
四門混編在陣的獅子炮調整炮口爆出火光,轟轟幾聲,硝煙自炮彈木馬與炮膛縫隙噴薄而出,自軍陣前沿噴出白煙,散子鐵丸把硝煙打出千瘡百孔,在人馬群中打出蓬蓬血霧。
劉承宗望向左右側翼施行包抄的馬隊,嘴角勾起發出無聲的笑。
多面俱撞,被老爹帶在身邊軟禁的李卑,若看見此情此景,必是大感欣慰,嘲笑他也有今天。
劉承宗的目光,在陣中馬隊之間巡回,最終定格在一個人的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