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承宗點頭道:“所以今天找大家來議事,就一個事,軍事的編制與訓練。”
“首先是西寧營,我們的人打過幾場硬仗,其中半數也都是邊軍好漢,但在軍隊時榆林、甘肅精工細造的軍械種類單一,其他雜類兵器偷工減料難以使用。”
劉承宗說著,對兄長道:“西寧是個熟悉各類軍械的好機會,諸如火箭、地雷、戰車、各色雜銃輕炮。”
“西寧有的,我們要用;西寧沒有的,只要聽說過、知道怎么造,我們就要以最好的質量精造一批。”
“這些雜色軍器我們將來也許不會裝備,但不能沒見過、沒用過、不知其模樣威力,否則到戰場上就有人因此送命。”
兄長頷首應下,而對此最為興奮的自然是曹耀:“大帥,神機箭、追風槍做不做?”
“做,都要做,都要試。”
劉承宗定下這件事之后,繼續道:“除了這事,軍隊要重新整編,在西寧駐防營之外另立三營,分別對應步騎炮。”
前面打造各式軍械來加強軍隊對武裝的認識,對眾人來說并不出奇,基本上是軍中共識,沒引起什么反映。
不過到劉承宗要編制三營的事,在中軍帥帳里當即引發軒然大波。
盡管大伙都知道,軍隊超編嚴重,可真到了這會兒,所有人仍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這意味著他們要升官了!
不過到這時候,劉承宗一說步騎炮三營,那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營將會是誰。
獅子營有三個統兵特點最為明顯的哨長,分別是統帥步兵打硬仗的王文秀、率領馬兵包抄圍堵的楊耀,還有善使火炮的曹耀。
一說步騎炮,肯定是他仨。
隨后劉承宗開口,眾人都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情:“以王文秀任步營參將、楊耀任馬營參將、曹耀任炮營參將,分領三營,各營下轄千總三員、把總六員、百長三十員,隊長六十名、什長三百名,額兵三千四百。”
三人自是面露喜色,不過曹耀卻覺察到,劉承宗改了將領名稱,統率百人以上者俱稱總,百人及以下者俱稱長,從名稱上把將軍和校尉分開了。
“各自下轄三名千總,由你們挑選,工哨婆姨們正在織委任狀,等你們把人選報到我這,我就給加蓋印信,不過你們別覺得升官光是好事……兵要輪換。”
“你們可以把這三營當成是,練兵營,你們的使命是帶兵練兵之余,以老兵帶新兵、以強兵帶弱兵,對軍官、士兵傾囊傳授步騎炮三軍戰法,總結歷次大戰的經驗。”
劉承宗說罷,對三人道:“所以我建議,在千總的推舉上,以過往戰功為準,不能推舉沒有戰功的人,這九名千總要好好學本事,將來兵力擴張,各營抽一千總,就能另成一營。”
“除此之外,我要領一支兩千人的中軍營,由我大坐營,所有什長升隊長、隊長升百長、百長升把總,都要進中軍營學習。”
眾人一聽這個,沒得了營將的哨長們面色也好看多了,看來不論如何升官都有他們一份,無非是早晚的問題。
議定了這件事,劉承宗鼓勵眾人之后,便讓人散去,營地已經準備好了晚飯,大伙都很久沒有聚在一起吃飯了。
等帳中人走得差不多,劉老爺仰頭頗為感慨不知在想什么,思忖片刻道:“獅子,李卑想見你。”
劉承宗原本正在收拾輿圖,聞言動作頓住,突兀地笑出聲來:“馬科見他一面又被丟進牢里,他當然想見我,不急著見他。”
“我們來演一出殺馬科的戲,我來殺,大來勸,他現在應該不想教別人刺殺我了吧?”
劉承宗笑笑:“饒馬科容易,只要李卑到我的中軍營當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