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頭還有三輛車是曹化淳的,曹公公給他幫了不少忙,就送了點獅子營特產,字畫器具什么的。
反正離開那天,劉承宗達成所愿、曹化淳脫離苦海、左光先遠離掙扎,大家都奔向光明的未來,心情都很好。
但離開西寧,對左光先來說不是那么回事,從離開西寧的第一天起,他的士兵就開始生病。
今天少了個什長、明天缺了個隊長,走到蘭州清點士兵,還剩三百二十人,兵糧還剩二十車。
氣得曹化淳干脆帶著凈軍不跟他們一起走了,總有士兵想去凈軍看護的車輛摸點東西下來。
后來曹化淳從蘭州找了個將官沿途護送,左光先自己上路,路上兵跑得更厲害了,完全制不住。
走到安定縣的延壽驛,還剩一百多人,五車兵糧怎么走都走不回寧州。
實在沒辦法,他只能回西寧找劉承宗要人。
左光先不起來,篤定認為劉承宗往自己隊伍里派人搞了策反活動。
劉承宗很冤啊。
他苦笑道:“我沒留你人,也沒給你使絆子,我不知道他們在哪。”
左光先不信。
或者說是不愿相信。
他的兵跟著他,那么多苦日子患難與共,沒跑。
帶著幾十車糧草上路,所有士兵都留了十幾斤炒面,明明有糧了,卻自相崩潰四散逃竄?
他不能接受。
內心里最后一根稻草驅使他回到西寧,就是想讓劉承宗當面承認,是他在暗地里耍了手段,把兵騙走了。
他的兵沒文化,好騙。
左光先長拜不起,腦袋拜在地上,把臉面深深藏起來。
讓劉承宗有些,有些措手不及,這個游擊將軍的肩膀在聳動,如果他不是藏著臉偷笑,就是崩潰了。
劉承宗嘆了口氣,他能想明白左光先的部隊經歷了什么。
堅持,對士兵也好、對饑民也好,堅持忍耐是世上最容易的事。
領著吃完還餓的口糧、懷揣對未來的美好盼望,什么事都不用做,捱著就過去了。
不需要反抗、不需要內心斗爭、不需要擔驚受怕、不需要改變生活狀態,只是一如往常。
改變比堅持難得多,一個人能做個好士兵未必能做個好強盜,人們對進入未知領域總是充滿畏懼。
所以只要沒人帶頭,大多數人都能堅持半死不活。
這么一比較,賀人龍還是聰明,早早就把曹耀放了。
劉承宗甚至可以想象,哪怕賀人龍不放兵,他這會兒也不會在榆林當兵,很大可能正跟著曹耀落草為寇呢。
劉承宗嘆了口氣,等了很久,什么話都沒說,假裝自己沒看見左光先的肩膀聳動。
直到他平復心情恢復體面,靜悄悄地擦了擦臉。
他才上前把左光先拽起,迎著左光先感激的眼神道:“你出去在我營里找,我不管是不是你的兵,但凡找到愿意跟你走的,我獅子軍一向來去自由,由著你把人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