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兵一年需要七百斤糧食,這里能養活兩千個人。
但光匠人就一千多,只留下匠人在這,早晚要被搶劫,所以俱爾灣至少要再駐扎一千軍隊。
所以他規劃了一城三堡十二墩臺的防御體系,造了版筑器具,準備夯土建堡。
盡管在規劃中存在城池,但城池的需要并不迫切,主要是藥水河向南的堡壘。
劉承宗準備了很久的違章建筑,終于派上了用場。
他打算讓林蔚先在南邊十五里扼住藥水河的山溝筑堡,那是個風水寶地,河谷道僅有二百步寬。
只要在那修起一座堡子,所有從小河套過來的人,經過河谷都在抬槍火炮的射程范圍之內。
幾門獅子炮、二十桿抬槍,駐扎個二三百人,就能守住俱爾灣的南大門。
而至于俱爾灣,主要規劃為后勤基地,有市場、工廠和營地三個區域,營地設于城內,工廠和市場設在城外。
這是個浩大的工程,沒兩年辦不完。
如今營地不是問題,中軍營的地窩子就差不多,即使將來有需要,也能擴建。
城墻的需求也不迫切,如今只做個大概規劃既可。
在劉承宗的規劃中,俱爾灣在將來幾年甚至十幾年會是整個青海的中心,再往西道路設施跟不上,又距離漢地較遠,東征不利。
他的首府只能是這里。
所以將來真修筑城墻,可能還會占據農田,進一步擴大,可以交給林蔚慢慢修,他只負責在城內修建一座府學,作為自己的最高學府。
“這座學校要占五十畝地,設小、中、大三院,經、算、法、文、農、工、商、醫、軍九科,我想讓先生做山長。”
楊鼎瑞聽見劉承宗這個要求,嘆了口氣。
做書院山長是個挺舒服的事,但現在書院連個磚頭都沒有,劉獅子只剩提要求了,這哪里是做山長,完全是做工頭。
沒聽說哪個山長先自個蓋學校的。
但劉獅子都開口了,楊鼎瑞能有啥辦法呢,他問道:“你打算西征了?”
劉承宗點點頭:“糧食上的問題,要盡早自給自足,西寧和俱爾灣能養活六千軍隊,剩下一萬出頭,去青海湖。”
說著,劉承宗笑道:“岱青等我這五百人,等了這么長時間,總該見見他。”
“你過去能把岱青嚇死。”
楊鼎瑞笑出一聲,陳欽岱在岱青那的消息已經都傳開了。
他們都知道那個岱青是從漠北過來的,有戰兵八百,漠北那邊的裝備可能要比被大明嚴重削弱的火落赤部好些,但再好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在大明好幾個總兵、參將、游擊養起來的獅子軍面前,西北就沒有裝備好的部隊。
這片土地上哪個部隊能做到人人有兵器、鎧甲、戰馬、騾子?
楊鼎瑞坐在火炕上笑道:“去吧,建府學的事就交給我,早點建學也好,收些學生將來好補充作戰損失。”
“不過我覺得沒必要全塞進一個府學,再建個軍學不行么?”
劉承宗搖搖頭道:“我不知道,也沒試過這樣分科的,都試試吧,小院主管開蒙的經算,招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