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謙沒有常備軍,都靠各部落頭人戰時征召,根蚌寺原本倒是有四百多僧人武裝,但如今都被接連大敗嚇破了膽。
尕馬想了想,說:“過去囊謙能集結三千軍隊,只要回到囊謙,那些頭人還會附從我們。”
劉承宗換了個問法:“整個囊謙地方,有多少人?”
“四千多戶。”尕馬想了想,不太確定道:“兩萬余人。”
劉承宗撐著下巴不置可否,繼續問道:“白利呢,他有多少軍隊、多少人?”
說來也怪,尕馬對囊謙的人口并不了解,卻非常了解白利王統治的人口,不假思索地答道:“一萬六千四百余戶,九萬余人。”
直接精確了兩位數。
劉承宗為之側目:“大和尚,你對自己家的事都不清楚,卻對白利的事這么確定?”
尕馬面露苦笑,解釋道:“在白利王統治的地方,每戶人家都必須派出一個兒子為他當兵,任何人都不能逃脫,他有一萬六千四百個士兵,自然就有一萬六千四百戶人。”
抽丁的比例很高。
“他用什么養兵?”
“養兵?”
尕馬非常疑惑的看向陳師佛,等陳師佛重新把這個詞解釋了兩三遍,尕馬才恍然大悟:“原來大帥問的是兵吃什么,他們的父母養他們,準備什么就吃什么。”
陳師佛剛剛轉述完,尕馬又補充道:“兵器也是如此,每戶人都要給當兵的兒子準備兵器,準備什么就用什么,父親死了兒子再用。”
“白利與囊謙的戰爭,就是因為頓月多吉認為囊謙也該是他的領地,也該每戶給他出一個兵,我的父兄不愿給他出兵,所以一直交戰。”
說實話,聽到這個答案,劉承宗整個人是傻的。
他們聊的東西好像沒在一個層面上。
劉承宗一直以為自己是養兵成本最低的人,沒想到康區那個白利王頓月多吉,養兵成本比他還低。
人家養兵成本是負數。
因為當兵的家庭還得納糧納銀,甚至還能往回撈錢。
軍帳里楊耀、曹耀等人也傻了,曹老賊愣了片刻才拍桌叫道:“大帥,這他娘不就是太祖皇帝的衛所嘛!”
曹耀的角度很有意思,讓劉獅子不禁大笑。
這頓月多吉屬于是大明太祖皇帝重生了,全面衛所化,吾人養兵一萬六,不花自家一個糌粑。
劉承宗尋思,全是征召兵,這樣的對手還不好對付嗎?
尕馬看著眾人大笑,有點摸不著頭腦。
這有啥好笑的,很恐怖好嗎,每次沖突發生,還沒打起來,他們囊謙部下的小土官們就先被嚇得不敢打了。
劉承宗不打算再繼續問尕馬軍事上的問題了。
他們眼中的軍隊完全不是一個東西,聊這些事沒用,真實情況還不如等軍隊過去,讓塘騎探查。
白利這種征全民皆兵的召體制,還真不一定意味著單兵作戰能力薄弱。
甚至在白利土邦周圍,能做到全民強征兵,本身就是土邦里組織能力很強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