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魔法設備控制局出自預言家日報,隸屬法律執行司,專門監管境內所有魔法物品的安全性,只有獲得該部門認證印章的魔法物品才能在境內公開售賣;作者在前面為其私自增添了注冊專利的功能)
(注:國際貿易標準協會出自原著,隸屬國際合作司,珀西在魔法部進的第一個部門,專門設立進出口貨品的合格標準,比如坩堝的厚度,比如禁止貿易商品的歸類)
謝林沉思了一陣,確實對自己沒什么損失,送了福吉一個人情之余,還能夠趁機在魔法部里建立人脈,自是滿口答應了。
整個對話期間,鄧布利多一直站在附近,他雖一直在和不同的人社交應酬,深邃的目光卻沒少在謝林身上停留,一直到福吉離開后才露出一副深思的表情。
對于謝林這個學生,鄧布利多是抱著非常復雜的感受的。
說實話,在他眼里,謝林是絕對不可能成為下一個伏地魔的,年輕時的湯姆·里德爾雖然擅長蠱惑人心,但是他過于迷信力量,行事風格直來直往,簡單粗暴,這樣子的人物或許可以破壞秩序、通過制造恐怖來得到表面上的統治,卻永遠無法征服公眾的內心。
他也曾在謝林身上看到蓋勒特·格林德沃的影子,但就算是和他糾纏半生的格林德沃,也未曾給過他如此難纏的感覺。
硬要他說的話,這么可怕的人他只認識一個,這個人只有在鏡子中他才能見到——他自己,阿不思·鄧布利多。
謝林太像年輕時的自己了——才華洋溢,對知識有渴望,對真理有執念,有著和格林德沃同等的視野和野心,和里德爾一樣擅長洞察人心,擁有類似兩位黑魔王凝聚人心的人格魅力……但是,行事風格卻又與兩位黑魔王截然不同。
他留意謝林很久了,這個學生在明明可以武力碾壓的時候,卻選擇遵守弱者的規則;沒有少年人的意氣風發,卻有了老狐貍的隱忍不發;最重要的是他的眼神,即使鄧布利多無法對謝林攝念,但這不妨礙他讀懂謝林的眼神,因為這個眼神對他來說太過熟悉了……
每當他照著鏡子的時候,他就會看到這種眼神——永遠都充滿著運籌帷幄、掌控全局的眼神,就像一個傀儡師,超然物外地看著一個個人物宛若傀儡一般按照他的劇本行事……
有好幾次鄧布利多都差點忍不住干預謝林的行事了,他幾乎可以確定,謝林將會是下一個白魔王——沒錯,就是白魔王這個詞語,最為貼切不過。
一旦他有了可以匹敵自己的力量,他不需要用武力服人,也不需要用威壓的手段來統治,他的存在,本身就已經是最大的變數,就算他什么都不做,世界也不會隨意脫離他的掌控,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黑魔王或許可以征服世界,但白魔王可以征服人心!
讓鄧布利多收手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茍活未死的伏地魔。自己雖然針對他做出了種種安排,留下了后手,但是誰知道會不會有個萬一呢?自己再怎么強大,終究還是一個凡人,總是會犯錯的,萬一自己的計劃最終失敗了呢?
事實上,哈利的成長已經比他原定計劃里慢得多了,第一年里自己通過作弊式的加分為哈利成功塑造了聲望,第二年里原本自己還冀望哈利可以成為殺死蛇怪的英雄的。
為了此事自己還特地交待了鳳凰福克斯和分院帽,更是頂著巨大壓力等待曼德拉草成熟,目的就是為了讓哈利成為揭開蛇怪身份的關鍵,卻沒想到最后關頭橫地殺出了謝林,一舉取代哈利成為了那個英雄。
(注:曼德拉草又不是只有霍格沃茲能種,鄧布利多大可以從外面買已經成熟的曼德拉草,甚至是煉好的解藥。他這么做無非是不想讓受害者們把蛇怪的身份曝光而已。連赫敏都可以推斷出來的東西,鄧布利多怎么可能會猜不到蛇怪的身份呢?他是知道哈利聽到墻后怪聲音的,因為當時他對哈利用了攝神取念)
在鄧布利多看來,謝林是一個很好的保險。萬一他計劃中的救世主最終不給力,那么收拾伏地魔的任務就要交給謝林了。
白魔王總比黑魔王好,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