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的土地廟,小是小了點,不過有了非同凡響的“燒香系統”,讓他對每一個前來祈愿和祭拜的人,都充滿了期待感。
香火與功德值,可以無縫轉換。
在這個神仙掛滿天的世界里,擁有強大力量,就不會被其他神仙看不起。
按照天庭土地神崗位神職規章,張濤每天必須在土地廟中,待上兩個時辰。
稱之為“坐班”。
因為前來祈愿的人,不知道什么時候會來,土地神張濤必須時刻做好準備。
但是目前來說,根本沒人來土地廟……
這坐班,與坐牢又有何分別?
沒有香火啊,可愁死了,張濤也是心急如焚。
他要提升功德值,必須要接受別人的祭拜,只要有朝一日自己強大了,就能脫離這座破陋的土地廟。
在張濤心中,只有在天庭上班的神,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神。
這也是他心之所向的目標……
張濤從土地廟中出來,幻化出人形,一直窩在廟里面,無法伸展拳腳,太無聊了。
他想起玉皇大帝在凌霄寶殿上說的話,要他和凡間的城隍神、閻王、以及山神、河神等同事搞好關系。
在凡間的神仙,可不止張濤土地神一個,不過其他神仙都是大佬。
張濤心想,趁這幾日有空,不如去拜訪下城隍神。
一來搞好工作關系,二來討教一些經營土地廟方面的經驗。
離這最近的大城市,非唐都長安城莫屬了。
于是張濤換上一身土地神官服,展開“遁地術”,徑直往長安城而去。
這城隍神與土地神,城隍廟與土地廟,兩者的關系很微妙。
從管轄范圍來說,城隍神類屬于縣級干部,是一個管理一城防務、祭祀、陰間等事務的神祇。
土地神則相當于鄉村干部,管理農村地盤,職能與城隍神差不多。
城隍神看似比土地神高一級,但兩者沒有從屬關系。
但是城隍廟一般都是建于繁華城市之中,人口稠密,香火鼎盛,名氣宏亮。
土地廟則扎根于農村,人口分散,如果遇上戰爭或是天災,農民流離失所,土地廟大多也會跟著荒廢。
通常來說,城隍神的牌面比較大,在為數不多的凡間神中,也算是個香餑餑的神位。
張濤在地下一路躥進,悠游飛馳,直接穿過長安城城門,從土地上冒出時,已經來到了城內。
這“遁地術”還真不錯,可在地下通行無阻。
而且神不知鬼不覺,隱蔽性極強。
張濤在長安大街上,詢問了幾個正在吃瓜的群眾,經人指點之下,終于找到了城隍廟。
好氣派啊!
張濤站在長安城隍廟外,雙眼發直,驚呆了!
一扇約二十尺寬的大開面門,金銅鎖扣。
朱墻雕棟,瓦片飛檐,門匾上“城隍廟”三個大字,莊嚴威武,令人肅然起敬。
相比起張濤“土地廟”那三個歪七豎八的字,頓時相形見絀。
有一胖一瘦兩個婦人,在張濤身旁擦肩而過。
“這城隍神很靈驗的,每月初一、十五我都會來祭拜。”
“可不是嗎?上次我兒媳婦生了兒子,之前來這兒祈愿,多虧了城隍神!”
嘿,這生孩子,與城隍神有什么關系?
張濤聽懵了。
在他身旁,不時有香客進進出出,紛紛夸贊城隍神。
今天恰好是農歷初一,前來城隍廟的人很多。
張濤帶著崇敬心情,踏入城隍廟。
正門大殿匾額上,寫著“綱紀嚴明”四個大字,不怒自威。
左右是城隍神下轄的文武判官,甘柳將軍,牛馬將軍等雕像。
楹聯上有“善惡到頭終有報,是非結底自分明”對聯,歌頌城隍神的功德。
這座城隍廟規模宏大,分有前殿,正殿,后殿,以及左右兩個宮殿。
“到底是大唐都城長安,身處其中的城隍廟,果然氣派!”張濤由衷地贊嘆道。
如果把城隍廟比作一只手的話,張濤的土地廟,不過是手背上的一根毫毛而已。
看著這些祈愿的人,還愿的人,上香的人,獻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