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掄起鋤頭,在地上扒了幾下,早已累得滿頭大汗,索性一屁股坐在地上休息。
自己的土地廟身處荒山之中,不僅毫不起眼,而且四周沒有一條直達的道路。
沒有路,除了鳥,誰會來這祭拜土地廟?
都怪上一任土地公,為了耳根清醒,逃避責任,幾乎將這土地廟荒廢了!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
在土地廟前修一條完整的路,方便村民們前來土地廟祭拜,這一點很重要。
張濤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他花了足足一天的時間,用鋤頭加蠻力,硬是在土地廟前,開墾了一條長約兩里的土路。
這條路一頭連著他的土地廟,另一頭與山間小路相交。
如果有人上山,就可以順著這條羊腸小道,來到張濤的土地廟。
張濤還在路口豎起一塊小小的指示牌,并畫了一個箭頭,提醒過往的人,這里還有個土地廟。
路修好了,下一步得裝修自己的土地廟了。
香案、焚爐、燭臺、臺階……這都不是難事,外面都能買得到。
眼下當務之急,張濤覺得,還缺一個土地公的雕像。
沒有雕像,光一塊石碑,土地廟顯得太過寒磣。
有了雕像,人們祭拜和祈愿時,就有了頂禮膜拜的對象。
更為重要的是,有了土地神的雕像,這才更像土地廟嘛!
可這土地神的雕像市面上買不到,要找木匠私人定制。
況且他的土地神雕像肯定要有所不同,不喜歡老態龍鐘的樣子,至少臉譜要年輕化……
看來自己要親自下山一次,專門找一個木匠,來雕刻一個土地公雕像。
離張濤土地廟最近的一個村落,名叫蓮花村。
坐落于半山腰,依山傍水,涇河的一條支流貫穿其間,蜿蜒流淌,水土豐沃。
這里星羅棋布,住著約兩百戶村民。
張濤來到村口,心想這個蓮花村中,或許會有能工巧匠。
自己不妨去試試運氣,也正好拜會一下這里的村民,說不定也是自己未來的香客。
于是張濤昂首挺胸,走入村中。
這個村莊比他想象中更加簡陋,累累土墻,有幾個老人和穿開襠褲的孩子,躲在院子里,遠遠地望著張濤。
他這個不速之客,讓全村人都感覺到不安與警惕。
“是官府來抓壯丁的嗎?”
“天哪,是不是又要交稅了?”
“娃們快躲起來,這人是來專門抓小孩的……”
還有兩個寡婦,看到張濤來了,急忙收拾晾曬在外的肚兜衣褲,嚇得急忙關上了大門。
“我長得……有這么不招人喜歡嗎?”張濤走在村路上,有點百思不得其解。
隋末唐初,各路英雄豪杰攻伐不斷,兵戈不絕,烽火連天,最遭殃的還是無辜百姓。
流離失所,丈夫和兒子大多被充軍,死在疆場,成為他人積攢軍功的沙礫。
百姓們生活于水深火熱之中,飽受精神和**的折磨。
當張濤作為一個陌生面孔,冒然闖入蓮花村,所有村民不得不提高了警覺。
張濤從村頭走到村尾,村東走到村西,根本沒有一個村民,上前來與他搭訕。
他心里略顯失落,想不到關中地區的百姓,對外人不是很友好。
這時,一個熟悉的身影,從一旁躥出,一個小孩拿著竹制風車在奔跑。
張濤一眼就認出了那個小孩,他就是前幾天上山采靈芝的沉香。
沉香跌跌撞撞,看到眼前的張濤,眼神怔了一下。
張濤曾經在他面前隱顯現過人形,這令沉香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