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伊的依據很簡單,就是玩家間的線索都是相互的。比如昨天莫云獲得了卓依雪的線索,卓依雪也必然會獲得莫云的。
而今天莫云知道了劉季濤,劉季濤也必定認識莫云。
這場游戲的玩家總共只有6人,除去莫云和卓依雪,假設劉季濤昨晚跟A互有線索,辮子和B互有線索。
那么如果劉季濤沒有從A身上獲得線索,那劉季濤和辮子就沒有互相認識的可能。
這也就是為什么洛伊會說,劉季濤要么已經和A聯合,要么干掉了A。
因為今天莫云的線索是劉季濤,劉季濤的線索肯定就是莫云。
辮子莫云不認識,所以剩下的A和B里必然有一個是董思淵,也就是今天跟卓依雪互有線索的人。
如果董思淵是A,那么劉季濤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認識辮子,所以這種可能性不存在。
因為在今天的線索中,如果莫云和卓依雪對應的是劉季濤和A,那么辮子和B便沒有人可以對應,所以A肯定不是董思淵。
所以得出的結論,董思淵是B。
“確實,按照這今天給出的線索,劉季濤跟辮子本來不應該認識的。唯一的可能,就是從昨天的對手A手中獲得。
就像我從卓依雪手中獲得董思淵的線索一樣。”莫云點點頭說,但下一秒卻又搖起頭來。
“等等不對,其實董思淵和辮子也有可能昨天就認識了,萬一昨天他們是互有線索的人呢?
萬一他們最后誰都沒有奈何得了誰,于是便徹底分開,并在今天再次遇到呢?是有這種可能的。”莫云說。
“這也就是我要說的第二點,劉季濤和辮子昨晚就已經認識,并且還是合作關系。
不過這種可能性不大,因為根據眼線的描述,這兩個人的接觸有一定對抗性。如果他們已經聯合,那這種對抗便有些說不清。
但這依然是一種可能,不能忽視。”洛伊回答說。
“那第三種呢?”莫云接著問。
“第三種,就是辮子另有盟友。”洛伊想了想說,“假設劉季濤和辮子并沒有聯合,那請問辮子最后如何成功反擊,讓劉季濤乖乖進入小巷?
所以我推斷,在辮子周圍,應該埋伏有辮子的盟友。
這也是我為什么覺得第二條推斷不太可能的原因,因為劉季濤和辮子在交流時,對抗的感覺比較明顯。
所以辮子在已經處于劣勢的情況下,要想反擊成功勢必要依靠同伴。”
“也不一定吧,萬一辮子的殺人手法類似卓依雪呢?卓依雪依靠語言就能殺人,如果辮子跟卓依雪一樣,那么反擊劉季濤并非不可能,畢竟兩人之前說了不少話。”莫云想了想說。
“這也就是我的第四種可能,莫云,這個辮子的殺人手法,很可能與你一樣!”洛伊語出驚人。
“與我一樣?!你是怎么看出來的?”莫云聽后一驚,洛伊居然能推斷到這種程度?
“關鍵就在辮子所處的地點。”洛伊將自己的推斷說給莫云聽。
“照你這么說,確實很有可能!”莫云聽后點點頭,“如果辮子的殺人方式與我一樣,那在背對劉季濤的情況下,成功反擊的可能性便很小。
所以辮子有其他隊友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