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伊的解釋很簡單,假設莫云與玩家A是同一殺人方式,玩家B和C是同一種殺人方式。
當莫云將A抓住并殺掉后,就可以放手殺掉B和C中的一個。
假設莫云殺死了B,那就會出現兩種情況。
第一,就是A沒有復活,B是對手。
在這種情況下,莫云只要保證自己和C以后不被殺,就可以獲得勝利。
考慮到每人每天只有一次殺人機會,整個過程只需要兩晚就能完成。
此時已經有兩名對手被殺死,只要保持現狀,最后莫云小組剩下的人一定會比對手多,無論后面的的D和E誰殺死誰。
第二,如果A復活了,被殺死的B是隊友。
那么莫云就可以逼迫A去殺C,因為A和C肯定是隊友,殺人后B會復活。然后莫云再殺死A。
這樣只需要三晚,就可以回到第一種情況,莫云依然穩操勝算。
“當然,這樣的計劃是有前提的,就是最晚一定要在第二晚找到與你殺人方式相同的人,并在以后盡量掌握其他人的動向與殺人手段。
但這些都可以通過自己的行動完成,是我們最能掌握的方式。”洛伊又說。
“所以關鍵就是,我們如何保證在第二晚一定找到與我殺人方式一樣的玩家。
萬一到時候我們沒有得到相應玩家的線索,這計劃不就泡湯了嗎?”莫云又問。
“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洛伊十分肯定的說,“因為到了第二晚,你會有機會獲得所有玩家的線索!
你想一想,所有玩家的線索都是相互的,假設第一位A和B互有線索,C和D互有,E則與F互有。到了第二晚,會出現什么情況?”
“這樣的話到了第二晚……啊!大家幾乎都能順著線索找到彼此!”莫云想了想后驚訝的說。
“不錯,假設第二晚A和C互有線索,那B就要和E或者F共有。
如此一來D就也要跟E或者F其中一人共有,大家彼此會連成一條線,順著線索就能找到所有人。
如果我猜的不錯的話,到第二晚時,游戲恐怕會故意將大家聚集到某個地點,以此方便大家互相找到。
因為這個游戲就是這么玩的!”洛伊也說。
后來證明洛伊的說法是正確的,在第二晚時,游戲果然用線索將所有人吸引到商業街。
不明白真正玩法的人,還以為這只是為了爭奪線索。但莫云卻知道,這是為了讓明白玩法的人,方便掌握所有玩家!
所以董思淵才會想出利用辮子,抓捕其他玩家這樣的計劃。
這樣從第二晚開始,就會按照洛伊一開始的設想,進入名為“必勝”的套路。
至于第一晚,只是一個前奏。是為了讓玩家們適應自己的殺人能力,同時為第二晚的聚集做前奏。
也就是說,到了第二晚還在執著于找線索,并企圖利用暗號來分辨隊友的玩家,都將成為別人的獵物。
這就是死亡獵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