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泥馨和陸成相互見過之后,陸成算是把在里面的人都認識齊了。
不過又聽曹曉和說,這里面的人里面,除了方泥馨之外,其他的人都是急診內科的,所以除了早上交班之外,基本上打不到什么交道。
陸成便若有所思起來。
一個科室里,管床醫生的多少和床位直接相關,假如只有方泥馨一個外科的管床醫生的話,即便加一個曹曉和,那又能有幾張床位了?
這么幾張床,又能干嘛?這急診還是沒有骨科這樣正統的病房好啊。
不一會兒,科室里的人都陸陸續續的來齊了。
值班的內科醫生簡單地交班之后,李東山教授才說:“今天啊,正好王宗明教授、任鼎副教授和常學青副教授都在,我就簡單地說兩句。”
“因為我們急診科病房的周轉速率本來就很快,所以前段時間我給醫院里申請的日間病房和日間手術的事呢,也審批下來了。”
“其實這種事情我們以前也在做,就是,病人提前預約住院,預約檢查,然后手術當天早上到病房里辦理正式入院手續,當天手術,隔日出院。”
“這樣不會占用太多的病床,而且還能夠大大地提高周轉率,這件事就要辛苦值班醫生和管床醫生辛苦了,一定要在住院之前把所有術前檢查都完善。在手術之前把所有的病歷及談話的資料都完善好。”
“這件事,住院前檢查的事情,由我們急診外科的總住院鄒謙來負責,病歷的事情,就由方泥馨和曹曉和兩個人負責。”
“就是要辛苦一下值班的醫生,麻煩到時候通知一下我們外科的住院總。我們爭取把急診病房,以有限的資源,把利用率放到最大,大家以為如何?”
日間病房,是為了加快手術周轉率的必須產物,也是大勢發展所趨,雖然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占用部分內科的床位,但是王宗明也不好說什么。
本來李東山就是科主任,以前是因為急診外科的病人少,所以床位就逐步被瓜分了,現在李東山只是換了一種方式要回去,也是自然。
王宗明是內科組的教授,當然要發表一下意見:“李主任為我們科室的發展出了不少力,大家一定要積極配合。我們內科組的管床醫生可能對術前檢查不太熟練。就真的需要李教授你自己叫人來親力親為了。”
這是提前提醒,本來內科組的醫生,就很少接觸外科,術前檢查又非常重要,要是出了差池,也是外科組的李東山負責。
王宗明接著又說:“當然,最辛苦的還是我們的護士團隊。周轉率加快之后,出院和住院的病人手續就比較頻繁了,做好病人的入出院工作,也是繁瑣的事情。”
“彭護士長,這個工作,你也得落實好啊。”
日間病房對科室的發展有利,王宗明雖然只是內科的負責人,當然得表明自己的支持態度。畢竟整個科室的病人多了,大家的收入也會相對提高,大家的積極性也會增加。
護士長叫彭羽,四十多歲的年紀,是急診科病房的整個大管家,什么瑣碎事都要管,新收病人和出院病人的手續,也是她主要負責,包括平時把出院病歷送至病案科,也都是她的事情。
彭羽笑著回道:“李主任,更忙的還是你們醫生啊。我們盡量配合你們工作,把我們急診科發展得更好。”
彭羽心里也清楚,以后的急診科等到新的住院大樓修建之后,急診內科和外科病房必然要分家,她估計以后會跟著李東山去外科病房,而內科病房的護士長需要護理部再抽調。
現在就打好基礎,對以后的科室發展是極為有利的。
“好,那就要辛苦護理團隊了。嗯,還有一件事情,就是我們急診科的病房,被復大附屬醫院評為全國急診科病房的前十名。”
“我們科室的情況和條件大家都非常清楚,這里是老病區,條件十分簡陋。能夠獲得此榮譽,都是大家努力合作的結果,我們下一步,爭取能夠把我們科室的排名列進前五去。打出屬于我們湘雅的名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