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醫學,與傳統的開放性手術并不相同,這是需要比較高的操作技巧的。本來在操作的過程中,方向性就比較難掌握。
你TM的慢點好不好?
你才二十多歲,你的時間還很長,你著急什么啊?
你們的閔宏教授,李東山教授,朱歷宏,常威隆都和我們打好招呼了,你又不需要趕手術時間,大概只要我們看過得去就行了。
你何必!
不過想想又好像有點不對。
陸成現在也沒著急啊。
著急那是節奏大亂,匆匆忙忙,顧此失彼。
而陸成了,從一開始,就是保持著這種節奏,而且似乎他自己都還陷入到了這種節奏里面去了。
有條不紊,絲毫不茍,全神貫注。
并不追究極致,但是該有的步驟,卻絲毫不慌不忙。進退有度。
比如說,陸成并沒有像初學者那樣,強迫癥到把所有的滑膜都給打干凈。
比如說,他現在在咬完了半月板之后,并沒有急著就用等離子電刀對半月板的殘端進行塑形,而是重新再次探了一次半月板的穩定性。
他這就是知道可能之前破裂的半月板在長期慢性的刺激下,會疤痕愈合,粘連到脛骨平臺上,所以使得半月板擁有假性穩定性。所以再次探查半月板的穩定性也是有必要的,這是做過運動醫學,而且有了一定的經驗之后,才會去做的操作。
常規的初學者在完成了所有手術操作之后,就會顯得會稍微有點激動,激動的時候有可能就忘了,或者根本就不去想這個問題。
當然,這種的幾率發生率非常小,一般很難遇到。但是作為成熟且穩重的運動醫學醫生,會在手術過程中展示出很多普通人會覺得有點多余的細節,只有真正專科的人才能看得懂的一些累贅動作。
這些動作當然并不累贅。
緊接著,陸成再次逆方向地再從外側半月板、內側半月板、髁間窩、交叉韌帶和髕下囊后。
取出了關節鏡及關節鏡套,然后十分熟練地把關節腔內殘留的灌注生理鹽水給擠了出來。
再次取些許絡合碘于開放于兩個膝眼處的手術切口消毒后,便快速地縫合了起來。
這種口子的縫合并不需要任何的經驗,就直接勾起來就行了,術后會也只會殘留一點點的疤痕。
然后用無菌輔料蓋住手術切口,彈性繃帶包扎之后,就喊麻醉師及巡回護士直接把病人給推了出去。
這中途,陸成甚至都忘記喊人去接下一臺的病人了,還是林輝中途叫巡回護士給手術室值班室打電話,讓負責推送病人工人師傅去接的。
因此這一臺手術完畢后,估計中間還能有個十幾分鐘的歇息時間。
這一頓操作,從頭到尾再回味下來時,也不提有多么驚艷,本來就是一個運動醫學極為入門的手術,膝關節鏡檢+滑膜切除+半月板成形+關節清理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