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深入體會,那么骨的完整性和連續性中斷,除了那種我們能夠看到的骨折之外,還有什么性質的呢?”
“這就是第二層,撕脫性骨折!撕脫性骨折,它會出現活動障礙嗎?不一定,它可能不影響你的活動,但是,它會讓你產生劇烈的疼痛。撕脫,就是有骨折的碎片,從完整的骨端撕脫下來,從而影響了原來骨組織的完整性和連續性。但是,它可能并不影響骨的應力結構。”
“為什么,因為這種病人可能是跑著來看你的。”
“這就夠了嗎?這是個醫生,稍微接觸點骨科的醫師,都能夠知道的知識結構,這對于一個骨科醫生來講,還是不夠。”
“我們還要進到第三層。應力性骨折!”
“什么是應力性骨折,就是長期的慢性的力量持續刺激下,可能導致骨組織中骨細胞的重新排列或是慢性損傷的積累導致了骨裂,在這樣的情況下,它未必會出現劇烈的疼痛,也未必會影響到你的活動。但是,從定義上來講,整骨的連續性與完整性仍然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它還是叫骨折。”
“這樣的病人,你都沒辦法發現它的骨折存在,病人自己可能最開始都沒有任何的癥狀和表現,甚至我們每個人每個時刻都在發生!只是還沒有累積到要來看醫生的地步!”
“這就夠了嗎?還不行。”
“我們繼續深入。第四層!當我們的膝蓋,或者其他的關節部位,受到了打擊之后,或許出現了骨折,或許沒有出現。而且我們當時不怎么痛,或者痛了幾天時間,疼痛的癥狀就完全緩解了,而且活動也恢復了。如果按照傳統的骨折理論來講,這絕對不是骨折。”
“但是,如果我們死死地抓住了定義的話,當我們出現了創傷之后,會讓關節部位的軟骨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或者損害,但并不造成我們運動的損傷,只是在后續的運動過程中,軟骨出現的局部損傷,會再次刺激我們的關節面,導致骨組織的重新排列,導致軟骨與骨平面的磨損。”
“在時間更長程度下,我們的骨組織重新排列之后,會導致軟骨破壞和骨關節的變窄,股關節面的變形。”
“這是什么,這就是骨性關節炎。從本質上來講,骨的完整性仍然遭受到了破壞,因為它的骨細胞已經重新排列了,不再是原本正常的骨組織分布,應力結構也不屬于之前的那種正常應力線了。”
“你看到的病人都是中老年人,老年人為什么容易得關節炎?因為他們活得久,用的多,用俗話來講就是他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他們發生的微骨折的次數,可能比你活的時間還要長!”
“創傷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其實就是應力性微骨折的累積。這是不是骨折?是!”
“但,這還是不夠。”
“第五層。在我們骨組織在正常的情況下,會有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不停的產生新的骨細胞,不停地吞噬年邁的骨細胞,從而完成我們整個骨細胞的更新換代。”
“假如說一個骨細胞在成長的過程中,有一百億分之一的幾率發生變異,在我們成長的高峰期,生長迅速,需要大量的骨組織堆積而讓我們長高的時候,就有一些骨細胞,會發展成無限繁殖的細胞,出現了分化的異常。它就會不停的繁殖和發展,形成贅生物。”
“這種贅生物,頂開了我們正常的骨組織和細胞,甚至把它們給替代掉了。這種情況下,它有沒有破壞我們正常骨組織的完整性?同樣有!”
“那么我們就把這種贅生物的形成,就比作一個骨折的話,那么整個腫瘤在成長和轉移的過程,就是骨折不斷形成,不斷累積,而且是無法中斷的一種進程。”
“當這種異常的導致骨折的骨細胞并不僅僅只滿足于導致我們骨折而去其他地方定居之后,便發生了轉移!”
“腫瘤的生長過程,其實也是骨折的一種累積過程,是不能自行中斷的累積過程,甚至于只要稍有殘留,仍然會復發,會再一次重復頑固性骨折的過程。”
“這樣的病人,是什么時候發生的會骨折的趨勢,你都不知道,他到你面前的時候,就可能已經是無藥可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