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宏說到這里,雖然頓了頓,但是也知道陸成三人都在認真聽講,根本就沒有時間回應,他便又繼續道:“肯定是成立的!”
“好,我現在說的只是低血糖,這樣一個亞病理的狀態。”
“我們繼續去分析,又好比是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
“這個病的外在表形是什么:疼痛,力線異常,活動障礙,甚至是肢體的異形對吧?”
“那么為什么會這樣?”
“我剛剛講了,從我們身體內部講,那就是不斷的微骨折不斷累積后,力線發生改變,骨贅不斷形成,關節間隙不斷狹窄,關節軟骨不斷退化,從而導致我們關節變形,才出現疼痛這些臨床癥狀,對不對?”
“好,那我們再往疾病的再早期,那就是疾病年輕的時候看看,它是個什么樣子?”
“它出身的時候,可能就只是一個簡單的骨裂,外加軟骨的破裂。軟骨的小部分破裂,可能給我們人帶來的只有輕微的疼痛,而并不影響我們的活動,那么在我們活動的過程中,關節還在動吧,而出現了口子的關節面,就沒有那么光滑了吧?”
“那么不光滑有口子的關節面在關節聯動發生的時候就有摩擦,有摩擦就會磨損與之相聯動的關節面,對其導致損傷。在其損傷到一定程度之后,又會反過來磨損我們有口子的那個關節面,如此反復往返!”
“軟骨面就越來越坎坷,損傷就越來越大。而我們的關節連接的骨,在內里微骨折的情況下,也會不自然地發生變形,變形后骨細胞就會分布不均勻,然后,疾病就慢慢地長大了!于是就到了大部分需要做關節置換之時的那個樣子。”
“那么!我們再來想一下,這個最開始的疾病是怎么發生的?”
“是不是可能就是突然摔了一跤?”
“這就是內因。”
“我們醫生,你能夠去逆轉病人已經發生的這個創傷嗎?它發生在過去,一旦產生,你如何去逆轉?你沒辦法去扭轉!”
“發生了損傷,那么我們身體的內部,本身就出現了創傷,這一個無法逆轉的事實!”
“這也是一條命,屬于關節炎的一條命,從出生到成長。”
“你要去對付這個疾病的時候,其實就是在逆天而行。為什么,它這條生命發展的過程,也是一條正常的曲線啊,因果順應著自然。”
“別人以為我們在做的去本,其實就是喊我們逆天改命,我們能做到嗎?沒有人能做到,沒有任何人能做到。”
“那么是不是我們做不到逆天改命,就什么都可以不做了呢?”
“當然不是。”
“那么如果把他當成一個正常的人的話,疾病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外在因素,我們如果在這個過程中間,可以去稍微去干擾一下它,可能它的發展歷程,就不會順利了。就好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一樣,可能他一輩子中遇到的任何一件小事,都會影響他的一輩子。”
“所以我們把疾病比作一條命的話,它有自己的成長曲線,甚至還有加速的曲線。”
“我們在看到了這么一條成長曲線之后,我們可以對疾病進行干預。讓其停留在原來的歷程而不進一步發展,或者說是讓其盡量地不那么快地發展!”
“聽到這里,你會不會覺得,外科醫生好無奈?醫生也好無奈啊?”
“單純從我們骨科、外科的角度,是不是對疾病好像有一種無可奈何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