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厚堯稟道:“誰說不是呢,屬下因為這事,前去打聽才知,原來蕭氏今年還沒進獻紙,所以商陽如今根本沒紙,屬下想著年關,各國使臣前來進貢,各個大臣僅需金箔紙,每年都有,今年若是沒有只怕商陽的日風就亂了,各國使臣定會以為咱們大梁在敷衍他們,事情會越鬧越大,所以屬下就想著趕緊和大人稟報。”
張勉之想了想:“你說的沒錯,蕭紙是大梁的臉面,沒紙,這些使臣定會有心思,商陽怎能沒紙使用,蕭氏是在作什么?”
張厚堯低下頭不再說話,因為他說的足夠讓蕭氏倒霉了。
蕭氏一族等著雷霆之怒降臨吧!
“大人,早朝時,咱們要不要提一提這事?”張厚堯問。
張勉之微微頷首:“是要提下,總該讓蕭氏這幾日盡快將紙送入宮里,還能來得及分發,不然遲了一天,事情都不好說!”
蕭紙是大梁回禮給各國的必須品,因為蕭紙馳名遠播,各國因為羨慕大梁有蕭紙,經常慕名而來索要。
他們拿回去研究蕭紙,卻從未有過蕭紙的質感和細膩,蕭紙花樣多,近幾年才出來的金箔紙,令朝中大臣甚是喜歡,使臣們更是人人稱贊,可他們拿回去分解了紙,自己做,不是粗糙便是不成,誰都想知道這金箔紙怎么做,但蕭氏握著秘方誰也不告訴。
而宮里和各府里日常記錄,漸漸已經很少竹簡的使用,改成了蕭紙,如果今年蕭紙還沒供應上,各府真的會大怒,尤其是在年關,急需蕭紙的時候,蕭紙片刻耽誤不得。
雖然有張氏的紙可以做備用,只是張氏的紙,怎能比得上蕭紙呢?
“大人,屬下陪你一起!”張厚堯稟道。
張勉之點點頭,想到張厚堯一早因為這事跑過來特意說起這事,有些小題大做了。
“以后,這種小事,不必特意過來同我說,在議事殿提一提便好,你來這么早,我還以為發生什么不得了的大事呢,弄得我急慌慌的。”張勉之說著他。
張厚堯拱手應是。
只是嘴角翹起一抹得逞的笑。
……
當天午后。
西街上人越來越多,因著過幾日便是小年集會,這里小攤販已經陸陸續續開始占攤位,搶著街道兩邊的位置,將家里稀有值錢的物件拿出來,換些銀錢過個好年。
這幾日西街上的人比較多,尤其是靠近宜峰塔兩邊的小街上。
宜峰塔是大梁的標識物,商陽城的人外出走商,一年到頭回到商陽,還沒靠近商陽,便先看到宜峰塔,看到宜峰塔,就是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