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京城了。”
趕了這么多天路,終于到京城了,就連林氏都露出了笑意,算下來,她已經兩年沒回過京城了。
長安掀起簾子看向恢弘大氣的城門,京城就是不一樣啊,連守城的人都要挺拔一些。
進了城門之后,長安就和她們分開了。
“夫人,等安頓好后,我再上門拜訪。”
林氏溫柔道:“不急,反正我們在京城會住一段時間。”
長安:“好。”
馬車朝著城西的府邸“長安居”駛去,這座府邸在一年前買下后,是按照長安畫的圖紙裝修的。
從外面看沒有什么特別,但是踏入之后,會發現一棵樹一束花,都是有講究的。
前院大氣,后院精致。
特別是假山的位置,亭臺樓閣之間,讓人有停留的**,有如江南水鄉的韻味。
書房里,陳山一抱著一堆賬本前來。
“小姐,這是長平酒樓還有和歲糧鋪的賬本。”
自從三年前,陳山一便這么稱呼她了,雖然長安不在意一個稱呼,但他堅持如此,也就隨他去了。
如今長安不僅經營著酒樓,還有糧鋪。酒樓在明處,糧鋪在暗處,沒有人知道和歲糧鋪后面的主子到底是誰。
民以食為天。
從三年前旱災那次后,長安就打了要開糧鋪的主意。
長安沒有看賬本,從桌上拿了一封信給他:“這是陳叔和陳嬸給你的信,你拿回去看吧,現在我和歸笙都在京城,你有時間抽空回去看看吧。”
這個年陳山一是在京城過的,陳叔兩口子為了不打擾他也沒有來京城看他,但自是想念的緊。
陳山一拿到信也有點驚喜,聽到長安的話,道:“再過些時日吧。”總要等小姐先熟悉了京城,他再回去。
——齊國公府
春嬤嬤上了茶便退出去把門關上,盡職地守在門外。
銀川臨坐在左側,上首坐著一個美貌婦人,眉眼淡然。
銀氏看著眼前的阿弟,眼里閃過一絲悵惘:“阿臨,今天怎么來了?”
銀川臨指著桌上的食盒:“有一家酒樓的點心不錯,我給你帶了些來。”
銀氏看著食盒上的“長平酒樓”微微一笑,這酒樓她也聽說過,但她早對這些口腹之欲不在意了,也就沒去吃過,“你就為了給我送這吃的?”
阿姐話中是滿滿的不信,銀川臨不語,他是鮮少糾結的人,那女子的身份還沒有弄清楚,他不想讓她最后失望,“確實不是,阿姐容我賣個關子,暫且就當我來送點心的吧。”
銀氏很少看到他這樣,一時倒真是好奇,“那便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