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時他們跟森邦道了別,讓他在這里安心住著養傷。
銀氏知道今天長安他們會來,提早就讓人收拾了房間出來。
巳時長安和沐辰延就到了,兩人拜了年,銀氏一人給了一個大紅封。
在銀氏這里住了兩天,初四的時候,他們一起回了城。
初六就要恢復朝政,長安和沐辰延又趕著去了將軍府。
今年春節的京城特別冷清,家家戶戶都關起門來過節,不敢太過慶賀。
初六之后,街上馬車多起來,商鋪酒樓也陸陸續續開門了,街上的商販也擺起了攤子。
沐辰延去了衙門,長安就坐在家里清點各府送來的年禮。
其中長安看到了里面最不起眼的一行字,是吳家兄妹送來的,東西不貴重,但一看就是廢了心思的。
去舅舅家時,聽到舅舅說起過,吳良在軍營中很能吃苦,因為去的遲,別人練一份,他就會主動練雙份,從沒叫過一聲苦。
現在,他已經是舅舅身邊的親衛。
……
開年之后,朝堂上一片欣欣向榮,大臣們看著皇上每天兢兢業業,勵精圖治,再聯想到先皇,都不約而同地舒一口氣。
為君者,想要臣子有才清明,為臣者,也想要一個英明的君主。
如此,才能攜手創下一個新的荊朝,才能保山河太平,百姓安康!
沐辰延下了朝,去了皇上的勤政殿。
戶部尚書一職空缺,原本皇上是打算讓顧之恩接手的,沒想到顧之恩自己上奏要調去黔州。
黔州文重路的調任時間確實到了,今年也要調回京城,但皇上沒想到顧之恩要放著戶部尚書不做,去做知府。
雖說外調官油水官,但也沒有升職來得有誘惑吧?
沐辰延倒是知道點內情,“若顧大人決意如此,倒也不是件壞事,他本就是縣令升上來的,做地方官有經驗,做一州知府也會是個勤政愛民的好官。”
皇上倒不是不相信顧之恩的為人,只是想不通,而且他這一時之間又哪里去找一個戶部尚書補上空缺?
沐辰延倒是有一個建議,“皇上覺得太后娘娘母家的單大人如何?”
皇上眼前一亮:“你說的是太后的堂弟?”
沐辰延點頭:“單大人為人廉正,雖比來稍顯謹慎,但入戶部小心些反而是好事。”
皇上沉思了一會兒,單家在之前并沒有牽扯到皇權中,是真正的局外人,提拔太后的母家人,對太后也是一個體面。
兩人討論在這兒,皇上并沒有直接下令,官員調動,怎么也要等到春闈后再說。
……
這些都不急,有一個人卻挺急的找上長安。
章摯年前說過要去文府提親,這會兒聽說文知府今年要調回京就更急了,官員調動來回怎么也要花個幾個月,他如果現在不動身,等到文府的人上京,兩邊就錯開了。
他無父無母,就找上長安,讓她幫忙拿拿主意。
上門提親,需要有長輩在,還需要一個媒人。
媒人好說,但長輩嘛,長安想了想,嘿,還真想到了。
沐王雖然常年不回京,但沐辰延是有聯系他的方式的,以沐王的身份去提親,那是完全足夠的,只要讓沐辰延休書一封給他,讓他直接去黔州就好了。
至于媒人,她不就是現成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