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定了這個想法,但具體實施還很困難,沐辰延還要回去和長安商量。
長安并沒有打算把這個生意攬在自己手里,她想做的是讓這些百姓自己致富,而不是給她做工。
因此,在聽了沐辰延他們討論出來的意見后,她開始策劃起來。
在書院的第二次放假時間,長安來到了黃興村。
黃興村是附近幾個村中最窮的,長安先去的是村長家,要買下那片山,需要通過村長。
村長見有外村人買他們村里荒廢的山,很是奇怪,聽說她是嶸勤書院的人后,心中的懷疑打消了一些,但還是遲疑著問道:“不知沐夫人買下那片山,是要做什么?”
長安沒有隱瞞,有些事情有村長的幫忙會順利很多:“實不相瞞,我們是從京城來的,村長也聽說了,嶸勤書院大有實力,卻選擇在靳川開書院,就是朝廷為了改變靳川一帶的貧困,想必村長也知道縣令大人經常去嶸勤書院吧?”
村長有聽說過縣令大人對嶸勤書院推崇不已,因為他們村里就有一個嶸勤書院的學生,但是不是經常去他就不知道了,但這會兒他已經相信長安的話了。
“我明日就去縣衙給沐夫人辦手續,那這之后,先生想要如何?老朽一定配合。”
長安:“手續辦下來后,村長只需在村里放出風聲,就說有一筆大的買賣,就看有沒有人能抓住,村長說的越模棱兩可越好。”
這樣對村里人也沒有什么損失,村長很痛快地答應了:“好,老朽記下了。”
在村長放出風聲后,村里的人都各有猜測,有人覺得他們擺脫貧困的機會來了,有人覺得是騙人的,但西邊那塊山被買下的消息,村長沒有瞞著他們,所以大多數人心里是相信的。
就在吊足了胃口之后,長安再次出現了。
這次她在村里招了二十名短工,將整片山用竹欄圍起來,并分成一塊塊大小不一的空地。
這樣聲勢浩大,村民更加好奇了。
有的人跑到黃彥家打聽消息,黃彥就是在嶸勤書院讀書的那名學生,黃彥家自己都一頭霧水,哪里去跟別人說。
幾天的時間,整片山就都被圍了起來,竹欄高二米,縫隙很小,一只小雞都鉆不過去,每一塊都開了一道門,彼此之間互不相痛,大大小小大概有隔了三四十個地方。
這天長安回去時,長安讓村長通知村民明天一早到村長家外集合,她有事要說,村長精神一震,這是終于到正題了。
“沐夫人放心。”
第二天一早,村里所有的村民都來了。
差不多所有人都到時,長安乘坐的馬車也到了。
下了馬車,所有的視線都集中在她身上,雖然她是女子,但一身華服和氣場讓這些人都忍不住掩住呼吸。
長安走到最前面,沒有賣關子,直接開門見山道:“今天叫各位來,是因為我想要在這里建一個養殖地,專養雞和鴨,大家也看到了,西山那一塊我已經買了下來,以后那里就是養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