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為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俗。
大宣的乞巧節,自古以來都很重視這個“為牛慶生”的習俗,在乞巧之日的傍晚時分,家家戶戶都會采摘野花掛在牛角上,不僅如此,待天色漸暗,家家戶戶還會燈火通明,希望能照亮那傳說中,牛郎去銀河之上見織女的來路和歸路。
舒櫻擠在最前面,聽得入了迷,賣花燈的老者一看舒櫻和獨孤奕的打扮,就知道他們絕不是普通百姓。
看著舒櫻,帶著幾分討好,笑瞇瞇問道:“姑娘,來猜個燈謎吧,若是猜對了,這里的花燈任你挑一個。”
舒櫻用手指指向自己,疑惑地看向老者,老者沖她點了點頭。
舒櫻確定老者是在跟自己說話以后,連忙擺手拒絕,客氣道:“老爺爺,我肚子里沒多少墨水,我還是別丟人現眼了。”
那老者看著獨孤奕和舒櫻互望彼此時滿心歡喜的眼神,還以為他們是一對成婚不久的小夫妻。
在周圍人的起哄下,老者又和藹可親地說道:“你相公看著文質彬彬,你可以讓他幫你,全當圖一樂呵,猜錯了也不打緊。”
相公兩個字就讓舒櫻羞得耳根子都紅了,捂著臉不好意思地看了一眼獨孤奕。
獨孤奕看出了舒櫻的尷尬和為難,便站出來替她解圍,說道:“老者,你就盡管出題吧,若是晚輩答不出來,就散了錢財買盡你這兒的所有花燈,送與在場諸人。”
老者笑得合不攏嘴,一旁圍觀的百姓聽聞有不要錢的花燈可以拿,都拍手稱快,樂意一觀。
老者清了清嗓子,緩緩大聲道:“聽話了,謎面是:下樓來,金簪卜落;問蒼天,人在何方?恨王孫,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難留;悔當初,吾錯失口;有上交,無下交;皂白何須問,分開不用刀。從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
說完,老者長舒了一口氣,百姓們聽得一頭霧水,這么長的燈謎,若沒有一點墨水在身上,肯定猜不出來。
老者看向舒櫻,舒櫻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連燈謎都沒有完整的記下來,更別說猜出謎底了。
舒櫻用求助的眼神望向獨孤奕,獨孤奕附在舒櫻耳邊說了話。
舒櫻臉上笑語盈盈,有大神相助,第一次覺得猜燈謎是這么有趣的一件事。
在眾人的期盼中,舒櫻說道:“謎底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十,老爺爺,我猜的對不對?”
老者點了點頭,舒櫻高興地跳了起來。
獨孤奕向老者和眾人解釋了一番,如何猜出的燈謎,眾人才豁然開朗。
老者倒也落落大方,示意讓舒櫻隨便挑花燈。
舒櫻挑來挑去,看中了一盞人物畫像燈,燈上畫就的人物是大宣開國皇后,六面體的花燈上畫滿了這位圣成皇后陪開國皇帝一起征戰天下、立下赫赫戰功的經典畫面。
花燈拿到手里,舒櫻卻覺得自己是因為沾了獨孤奕的光,才這么輕易猜出了謎底,不然靠自己那點墨水,絞盡腦汁也是無用。
又怎么好意思白白拿人家辛辛苦苦做出來的花燈。
舒櫻抽出錢袋,從里面拿出一個五兩左右的銀錠子,遞到了老者手中,“老爺爺,這花燈就當是我買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