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章進小黑屋了,盡量修改,看能不能放出來吧)
“呼~”
楊鑄放下手里的奉天晚報,輕輕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
這一份報紙是李駿派人送過來的,上面沒有太多的信息,只有某塊不大的區域上寫著寥寥數百字。
奉天政府打算改造兩條商業街,并打算將其修建成為商業步行街;這大概就是李駿的目標了。
看了看步行街的位置——太原街。
雖然楊鑄后世去奉天也就是寥寥數次,對這個城市委實說不上多了解,但對比著地圖來看,這條步行街的位置必然是未來的商業中心無疑了。
根據李駿的說法,地面上的工程已經定下來人了,他瞄準的是地下商業街這個項目,由于現在島國的地下商業街非常繁榮,因此李駿對這個項目非常看好。
嗯……
后世的華夏,各地也曾經掀起過一陣修建地下商業街的熱潮,畢竟在地下修建步行街的話,能更加滿足消費者的好奇心,國外也有可借鑒案例;最主要的是——沒有土地出讓金,能夠大大降低開發商的成本。
事實上,這些地下步行街也曾經一度繁榮,只不過后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電商的興起,再加上進駐商家同質化太嚴重,因此大部分的地下步行街很快就走向沒落。
不過在1998年,這玩意還屬于稀罕玩意,有這個勇氣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楊鑄不得不佩服李駿的眼光和魄力。
只不過楊鑄現在困擾的是,如果僅僅只是啟動這個項目,一千萬是綽綽有余了,畢竟按照現在的物價來說,改造地下商業街,也就是七八百萬的事情,換只小螞蚱上去都能把這個項目拿下來,何苦非要逼著自己“幫忙”?——當然,這個年代這筆錢對于政府來說已經是個無比巨大龐大的資金了。
思來想去,答案只有一個。李駿認為常規的地下商業街,其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力和構筑的利益圈層,不足以給自己提供足夠的保護,故而,他的真實想法是投更多的錢,在短期內打造成更有影響力的商業中心。
說不定李駿的想法是,如果能成為奉天市的經濟內循環引擎,并且成為國內的明星項目,那就更好了。
嘖嘖,楊鑄有些牙疼地咂了咂嘴,他想起了后世長沙的【文和友】、長春的【這有山】和帝都的【SKP】。
真要是如同自己所想,那自己大概率只能借鑒這些項目了。
不過,真要是搞那么大,李駿那區區一千萬根本不夠看,就算再貼上覃鑫從滇南賺回來的那兩千萬也遠遠不夠,按照現在的物價折合來看,最起碼要一個億才有可能把這個項目啟動起來。
丫丫的呸的,足足七千萬的差額,這還讓不讓自己活!?
……………………
晚上吃飯的時候,司馬青措看著楊鑄無精打采的,不由地有些擔心。
這個男人,在她印象里或許品質惡劣,或許沒心沒肺,但絕對是個自信心滿滿的家伙,自己從未見過他眼下這副愁容滿面的神情。
連忙問道:“楊鑄,發生什么事了?”
楊鑄看了看小丫頭關切的眼神,不想讓她擔心,于是嘴角挑起一絲邪惡的笑容:“我的手癢了,但意志不允許它亂動,所以我的內心很掙扎。”
小丫頭看見楊鑄眼神不斷地在自己的右手和她胸口上掃來掃去,頓時臉蛋飛紅,只覺得腿有些發軟,狠狠地剮了他一眼,立馬逃也似的躲得遠遠的。
看見小丫頭一直跑到離自己足足三四個餐桌的位置才坐了下來,楊鑄收回了笑臉,重重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