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網站也因此在納斯達克上市了,于是有股權的人搖身而成為成功者并套現。而成功了的人,又會將套現的錢投入到創辦新的互聯網企業中。新的互聯網企業繼續IPO后,有股權的人又繼續套現,如此循環。
可是到了1999年,為了防止經濟過熱,漂亮國的利率被美聯儲提高了6倍。由于貨幣政策的收緊,機構和個人都加速從股市回流資金,互聯網公司的股票開始受到沖擊。
此外,互聯網公司領頭羊——微硬公司早在1997年就被指控壟斷了。并且到了1999年,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法院已經收集到充足的證據,微硬面臨被拆分的風險,科技巨頭可能隕落的消息加劇了那些觸覺敏銳的投資機構對科技股的恐慌心理。
于是乎,這些觸覺敏銳的投資者本著“最后干一票”的目的,通過各種手段鼓慫許多互聯網公司上市,于是1999年下半年出現了大量互聯網上市企業;
其實這時候漂亮國的互聯網泡沫已經算是破滅了,只不過因為那些剛上市的企業股票依舊處于6個月限售期中,交易量相對較小,因此民眾看不出什么來。
但是隨著2000年上半年的到來,那些過了6個月的限售股開始解禁,科技股的拋售潮也隨之來臨,最終連鎖反應下,變成了后世著名的“互聯網冬天”。
而楊鑄之所以篤定宋文軒所說的“技術團隊難找”是在忽悠自己,并不是因為他對這一行的情況有多了解;而是他知道,當下華夏許多互聯網公司身后都有漂亮國投資機構的影子;
在完成了IPO最后的沖刺后,那些技術骨干人員肯定是頭幾批被清退的人——就算沒被清退,手里面也沒多少活,故而挖人或者讓他們接私單并不是什么特別難的事情。
聽完楊鑄刪減版的解釋后,宋文軒神色大變:“六千大大,你、你說的是真的?”
楊鑄撇撇嘴:“愛信不信!”
宋文軒當即不顧形象,立即翻出電話本,操起手機打了出去。
嘰里咕嚕將近二十分鐘的鳥語后,這只小斑鳩臉色蒼白地垂下了手機。
足足發了五分鐘的呆后,他才似乎想起了什么,猛地沖到楊鑄面前,緊緊抓住他的手臂,言語中帶著一絲哀求和期待:“六千大大,你既然知道的這么清楚,那你肯定是有辦法幫我的對不對?”
楊鑄慢悠悠地把杯子里剩下的貴腐精華一飲而盡:“兩全其美的辦法沒有,笨辦法嘛倒是有一個……不過你先把我著急的事情辦了先!”
宋文軒沒有任何猶豫:“沒問題,我現在就幫你聯系團隊,哪怕是高薪挖人,我這兩天也幫你把團隊挖齊了!”
說完,重新翻開那個小本本,一個電話一個電話地打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