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總,這是國家統計局新出爐的數據;”
“2001年4月,國內CPI指數99.1,較3月份的100.8回落了1.7——而原本根據估算,4月的CIP指數應該能達到101.6的;”
“也就是說,受到你們跟斑鳩網聯手搞的那一波《華夏食品現狀》專題的連鎖影響,4月份國內的居民消費指數實際上回落了2.5%!”
說到這,程永剛的語氣也嚴肅了起來:“楊總是經濟學專業出身,想必明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反映通貨膨脹程度一個重要參考數據,”
“雖說CPI指數說不宜太高,過高則容易發生惡心通貨膨脹。但是過低的話,發生了通貨緊縮也不好;”
“總體來說,一般2%~4%為最好的水平——也就是所謂爬行的通貨膨脹;”
“而咱們國家自打去年以來,CPI增長速度一直在1%之間反復橫跳,個別月份更是出現回落狀態——可以說,我們國內已經面臨了較大的通貨緊縮壓力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4月份CPI回落的那2.5%,簡直是一個壞的不能再壞的消息了;”
“如果今年我們國家連續有超過1個季度的CPI大幅回落,那就意味著國家不得不開始考慮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這其中的弊端,想必楊總不會不清楚吧?”
“而很不幸,根據我們手里的統計數據來看,目前國內的民眾消費顧慮非常嚴重,這也導致了食品市場信心嚴重不足,如果情況沒有好轉的話,未來3-5個月內,CPI指數持續走低是必然的事情!”
楊鑄聞言,依舊保持著沉默。
他當然知道在2001年這個檔口,國內如果出現明顯的通貨緊縮會是什么樣的一個結果——完全可以參考華夏2015-2019年那一段的經濟寒冬期。
但是,他決計不會相信華夏目前會進入真正的通貨緊縮。
原因很簡單。
后世那段寒冬期,背后的根本因素是PPI(生產者價格指數)連續三十多個月持續負增長,居民實際消費力嚴重下滑才導致的通貨緊縮;
而目前出現的短暫CPI下滑,那是因為食品行業的老底褲被扒出來后,居民暫時不敢消費而已——不敢消費和沒錢消費可是兩碼事。
況且華夏年底就要加入WTO,在海外訂單的瘋狂刺激下,國內不進入通貨膨脹的高速通道就算好的……通貨緊縮?你在開玩笑吧!
………………
仿佛是收到了信號,程永剛話音剛落,另一名領導也拿起了面前的一疊數據。
“楊總,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統計過來的報告,受此次輿論事件的影響,國內4.2萬家規模以上的食品生產制造企業,111.7萬家食品經營企業,其經營狀況都有不同程度的萎縮,其萎縮幅度普遍在2%~8%之間;部分從事土特產、零食等行業的企業,其萎縮程度更是高達15%以上。”
“要知道,食品行業是我國社會經濟里不容小覷的組成部分,其GDP占比更是達到了10%,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此外,國內超過400萬家的中小微餐飲企業也受到了波及,其受影響程度雖然較食品生產企業較輕,但由于基數太大,整體損失依然不容小覷。”
楊鑄表情依舊平靜。
食品和餐飲屬于剛需市場,只要國民的需求在那放著,別說企業只是業務暫時虧損了,從宏觀程度來講,就算是這些企業全軍覆沒,那也完全不是事,指不定還能推動食品和餐飲行業的快速迭代升級。
見到楊鑄依舊那副樣子,第三位領導也拿起了手中的報告:“楊總,我手里的這一份是工商總局和勞動總局聯合發布的報告;”
“據統計,截止2001年4月30日為止,我國規模以上食品企業的直接用工人數已經達到了740萬人,帶動的相關產業的就業人數達到了2700萬人;”
“而數量龐大的餐飲企業更是直接用工大戶,截止2001年4月30日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