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大這是打算在紅線兩邊橫跳到死啊!
不過這樣倒是給斑鳩網內部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要知道,一旦《人間觀察》板塊改版,受到沖擊最大的其實是那些身份曝光了的簽約調查記者,一旦沒有了深度調查欄目,這些記者的何去何從將是一個大大的問題——原本宋文軒是想請他們移尊到斑鳩網的其它板塊去做普通記者的,但無一例外,都遭受了拒絕。
偏偏這一年來的親身感受告訴宋文軒,這些調查記者是真正的寶藏和財富,一旦有需要,這些人立馬就能化為真正的尖刀兵,因此但凡有可能,他都舍不得這些簽約記者另尋他路。
可是一旦如同楊鑄的建議,把《問政》欄目做成彈性可控的系統項目,那這些調查記者就可以有用武之地了——要知道,許多政策的執行落地過程中,是免不了出現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的,而那些需要以“私條”遞上去的材料,往往非資深調查記者不足以勝任。
更重要的是,兩害強權取其輕,只要有源源不斷的“私條”遞上去,一些敏感程度相對較低的話題,上節目大概率不會有什么問題;
這樣一來,只要不出什么大的差錯,斑鳩網的《問政》欄目很有可能會成為一個左右逢源的欄目——觀眾看到了讓他們感興趣的“敏感”節目,點擊量暴增;而上級領導和各地政府部門又收到了各自的“預防針”,在事情沒暴雷之前,該修補的修補,該割瘡的割瘡,提前止損。
如果是一般媒體這么干,鐵定會死的非常歡快;但是斑鳩網不同——經歷過前一久的那場輿論海嘯和今天帝都的非正式約談后,楊鑄與斑鳩網之間的關系想必在一些人眼里已經不是秘密了;
而楊鑄能夠屁事沒有地跑到魔都來指導斑鳩網未來工作,本身就是一個極為明顯的信號——有了國家發改委的影子在后面,誰那么想不開,敢私底下胡亂使絆子?
況且之前的大動作在前,斑鳩網魯莽的名聲早就傳到了許多人的耳里;想必許多人接到斑鳩網的“私條”之際,第一反應除了憤怒之外,更多的則是慶幸;不管愿不愿意,這份“人情”怕是必須要認的。
一旦“人情”積累到一定程度……
宋文軒背上隱隱冒出一層冷汗。
楊大大,你這是打算把斑鳩網以另一種形式打造成為半個“官媒”?
………………
看著宋文軒隱隱興奮的一臉潮紅。
一旁的陸菲菲則是心有不忍地別過了頭去……哥,你這樣忽悠別人,真的好么?
今天中午臨走的時候,你的確跟那幾位領導以近乎爭吵的語氣談論了一番“媒體監督權”方面的內容,但人家壓根底就沒有給你任何指示,而且依舊非常反對你那種動不動就把事態擴大化的做法好吧!
這個姓宋的家伙很有些腦子不太好使的樣子,萬一真信了你的話,按照你的法子去弄那個《問政》欄目,到時候被坑的連爹媽都不認識了怎么辦?
你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么!?
不過陸菲菲卻是誤會楊鑄了。
大概是閱歷的差異,兩人對于同一件事和同一句話的理解截然不同;
或許對于陸菲菲而言,幾位領導的那番話無異于警告;
但在楊鑄看來,早上那幾位領導“重拿輕放”的最終處理方式,等同于告訴楊鑄,為了那張劃出來的餅,他們已經決定繞過楊鑄這一回了,并且會給予楊鑄合理范圍的一定支持;
而他們就媒體監督權的問題,一直強調的是“反對動則事態擴大化”而非討論“網絡媒體是否應該有監督權”,這本身就是一種態度。
因此,楊鑄很有信心,只要斑鳩網的《問政》欄目按照他的設想去做并且控制好其中的尺度,就算中途遇到點什么幺蛾子,他也絕對有辦法搬出一兩尊神像來鎮一鎮宵小;因此他還真不是打算坑宋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