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兩人已經來到城北荒廢的寺廟。
陸竹說道:“原本,這里是靜安寺,后來沒落了,唐朝年間本是一座香火興盛的寺廟…”
“大師,我們還是盡快取回遺體吧。”
“好。”
兩人前腳剛踏進古寺,一名白衣如雪,嚴肅而略顯陰沉,看上去令人難易接近的倩影身影走了出來。
看到對方陸竹雙目閃爍了一下,急忙低頭雙手合十:“細雨,我尋你多時了。”
“你糾纏我三個月,現在還不善罷甘休,不是說和尚不好女色。”
“貧僧犯了大忌。”
細雨看向了眼鄭衡,又看向陸竹:“你是為了羅摩遺體而來?”
“是,也不是,既然你未回黑石,證明佛光仍能照映到施主的內心之中,今日,也該讓我消了此孽,了結這段緣。”
細雨似懂非懂,不明白他的意思。
陸竹的袈裟在夜風中飄動,欺身而上。
細雨袖口中彈出一把細劍,江湖中令人聞風喪膽的辟水劍。
碧水劍是一柄軟劍,可以在內力運用下瞬間轉彎,從各個意想不到的角度攻擊敵人,使用時好像雨雪紛飛,只看到形象但聽不到聲音時已經殺了一個人。
辟水劍法,劍招又快又密,劍路之走勢如風中的細雨飄忽不定,令人難以捉摸。
破敗古寺中,兩道身影縱橫交錯。
陸竹使用一雙鐵筷,面對軟劍沒有任何優勢。
軟劍毫不著力,使對手無從下手,但陸竹在第一招藏拙于巧中就是把辟水劍的劍點震歪,將劍鋒的走向改變,當對手把劍點移正時已經展開了攻勢,這就奪得了先機。
這一切都顯得輕描淡寫,而江湖一流殺手細雨的劍法在他眼中就像小孩子過家家一樣。
就連鄭衡,都有許多種辦法應對。
細雨的無論是各方面都不如他,除了靈活,鄭衡殺她只需要三招。
細雨被震退,眼中浮現出殺意。
陸竹則收起鐵筷:“你的劍法沒有學全。”
“那又如何!”
細雨已經起了殺心,劍若奔雷。
“我擔心日后你若遇上真正的高手,一旦被他看出破綻,必死無疑,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濁,以屈為伸,這是最后四招。”
噗嗤!
話音落下,陸竹嘴角已經有鮮血流淌而下。
鄭衡從始至終都沒有出手,陸竹一心求死點化對方,他也攔不住。
可惜了,四十年的佛門功力。
世上,又少了一名宗師。
細雨手持辟水劍,秀眉緊皺。
“為什么不躲?”
陸竹雙手合十,閉上雙目:“禪機已到,若你能放下手中這把劍,離開這條道,我愿化身石橋五百年,受風吹雨打,亦是你殺的最后一人。
鄭大人,希望你能履行與貧僧的諾言。”
鄭衡嚴肅:“請大師走好。”
陸竹表情平靜安詳的咽下最后一口氣,圓寂于曾經的靜安寺中。
足足片刻,細雨才拔出碧水劍,看向鄭衡:“他說的,禪機已到是什么意思?”
“佛祖點化世人講究機緣,禪機一過,緣即滅矣,而禪機未到,雖點亦不中。”
鄭衡雖不懂佛法,卻也知道這是心理學。
“愿化身石橋五百年,受風吹雨打,又是何意?”
“佛陀弟子阿難出家前,在道上見一少女,從此愛慕難舍。佛祖問他,你有多喜歡那少女?阿難回答,我愿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打,但求此少女從橋上走過。”
細雨內心觸動,看著手中沾滿血的碧水劍,神情痛苦。
鄭衡說道:“人生不能重來,陸竹大師不惜赴死都要點化你,讓你脫離此道,可見他真的犯了大忌,我答應過他放你離開。”
“你的目的是羅摩遺體?”
“是。”
鄭衡又說道:“事后,我會將遺體送回少林安葬,黑石的目光也會落在我身上,你可以安心隱退了。”
原本他是沒必要答應陸竹的,不答應他花點心思一樣能得到羅摩遺體,只是需要費些功夫。
但是,
他最終是答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