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族長把打鐵爐里燒紅的碳,鏟到送風鐵管的碳爐上,又把大量的木碳堆到打鐵爐中間,再把坩堝放在爐膛中間,放滿錘碎的生鐵,蓋上爐蓋。
黃族長的兒子,黃奎和黃星兩人使勁拉著風箱,經過碳爐加熱的風,進入爐膛溫度迅速升高,爐膛的顏色從桔紅色,慢慢變成白色。
趙謙人太小了,騎在李憲的脖子看著黃族長的操作,時不時的指導黃族長做事情。
黃族長在趙謙的指示下,每半刻鐘就打開爐門看一下,看看生鐵是否完全化開。開了4次爐門,中間加了2次木炭,大約2刻鐘左右的時間,生鐵完全化開。
趙謙讓黃族長拿著7字形的陶棒攪動著鐵水,只見坩堝了的燃燒更加的猛烈!
攪拌幾分鐘后,趙謙讓黃族長把坩堝夾出來,倒在已經準備好的條形模具上。然后再把坩堝裝滿生鐵,然后再放回圓爐上融化。
鋼鐵慢慢冷卻,露出烏黑的本色,黃族長拿著小鐵錘,在已經開始冷卻的鋼鐵上敲了一下,上面黑色的雜質紛紛掉落,“叮”一聲清脆而悠揚,聲音悅耳悠揚。
黃族長狐疑的看著趙謙,問道:“這是鋼?”
趙謙點點頭說道:“是的!這就是鋼!”
黃族長:“這是非常好的鋼!”
趙謙:“一般,過的去!下一鍋,攪拌的時間長點。”
出了鋼,黃族長更加的有干勁了:“好嘞!”
一個上午,化了3爐,得到大約30多斤,3種不同的攪動時間,性質不一樣的鋼。
攪動的時間越長,碳含量越低,鋼的硬度就越低,韌性就越高,當然刀鋒就越容易鈍,而硬度越高,就越越容易折斷。所以要在這3塊鋼鐵中找,硬度和韌性最適合的那種!
趙謙打算打制10柄刀,包鋼法,夾鋼法,他把想法和黃族長一說,黃族長居然就知道了,而且非常熟悉的樣子。
不過想想也釋然,畢竟這兩種技法已經流行了1千多年了。
趙謙把圖紙交給黃族長,要他們打制,兩柄苗刀,4柄燕翎刀,4柄樸刀。
苗刀和兩柄燕翎刀是送給李憲和李擇的,畢竟自己離開,不知道上面時候回來,家人的就要拜托他們照看。
2柄燕翎刀是準備送給余靖的,他余靖隨身掛著一柄劍,也不知道抽沒有抽出來過,但男人誰不喜歡刀劍的?
至于為什么送兩柄,他想老師也有敬重的人,也有不能推脫的人,如果有人朝他討要呢?他可是經歷過自己喜愛的東西被人討要,還不得不給的心疼。
4柄樸刀是拿來賣錢的,價格么,問問李憲和外面的那些鐵器店就好!他當然希望賣個好價。最好能留下父母生活幾年的錢,而且是比較寬裕的那種。
兩柄苗刀先打制出來,因為沒有磨,只是粗胚,只是兩根1米5上下的長鐵條,李憲不認識,打出來的兩柄燕翎刀他是認識的。
李憲拿著燕翎刀胚,就喜歡上了,拿著揮揮說:“這刀有意思,細長帶點彎曲,像根羽毛一樣。”
趙謙說道:“這是燕翎刀!”
李憲揮舞一下問道:“這刀打制幾把?”
趙謙想想說道:“要打4柄,其中兩柄是你和李擇的。”
李憲:”另外兩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