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轉頭對李憲說道:“到時候別忘記扣下欠你的100貫!“
從趙謙遷進梧州成,一切的用度都是李憲在支付,就連給黃族長的50貫封口費都是李憲支付的。
李憲不高興的說道:”師父你別說這樣的話好么?你這是在往我的心窩戳刀子!“
趙謙說道:”你的日子也不好過!“
李憲:”我每個月30貫薪俸,還有米,柴,四時的補貼用非常的寬裕!”
趙謙:“你也要有孩子了,要給孩子留點。”
李憲:“那是以后的事!還遠著呢!”
趙謙想到自己以后不會缺錢,到時候盡量照顧他點就好,于是說道:“也罷!是你意!“
李擇說道:”師父,明天我帶著3把刀,到滕州,昭州,桂州,去找西軍留下的老兄弟,看看他們要不要!“
趙謙點頭說道:”可以多帶幾個人去!我送給你的刀就不要帶去了。記住錢不重要,刀也不重要,你的性命最重要,事有不協,立刻全身而退。“
李擇:”是,師父!“
趙謙說道:“練兵和賣刀的事情,就交給你們了,我去抄《論語》,三四天后,我那師父要來了,我可受不了他的懲罰。
對了,本來想教你們識字的,可惜這次沒有時間了。等以后有時間了,我教你們。”
李憲說道:“來日方長,師父不急于一時!”
趙謙說道:“行吧!你們不要罵師父就好!走了!“
李憲看著矮小的師父離開院子,傳來他稚嫩的聲音:”我可愛的童年啊,一去不復返!”
趙謙回到家里,鋪開高價買的紙品,開始抄《論語》。
之所以說高價,是相對于趙謙這樣的窮人,和見識過前世便宜的隨便浪費的紙品。十文只能買到20張比草紙好不了多少的紙!
好多年沒有動毛筆,下筆的時候,總不能隨心所欲!字寫的歪歪扭扭,一個下午寫下來還不到300字,手都累發麻了。
李擇找到滕州都虞侯高援,他們相互并不認識,但一樣是西軍出身讓他們說不完的話題。
李擇拿出樸刀,放在高援前面說道:“高兄,實不相瞞,我是不得已才來滕州找你的。”
高援說道:“都是永新軍路的,說吧,看我能不能幫的上忙!”
李擇說道:“這是我偶然得到的樸刀,本想自己使用,但自己手氣太爛,輸了不少錢,才拿這刀來你這里,換些錢。”
高援并不懷疑李擇的話,這時候賭錢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他從李擇手中接過樸刀,問道:“這刀什么價?”
仔細的看起這把樸刀來,這樸刀比一般的樸刀要細長,別刀刃也長些,刀頭微微彎曲,刀身上還有兩道血槽,只是刀背相當的厚,依稀還可以看到3層鋼鐵夾在一起。
李擇說道:“什么價,我先不說,你看看這刀!試試,放5枚銅錢,砍斷不傷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