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風伴行。
蘇銘在搖晃前進的馬車內瞇眼休息。
馬車帷幔前,是駕車的葉剛。
兩匹固定了夾子的黃驃馬,步調一致,體型壯碩,攢動馬蹄,叮兒郎當,往前趕路。
路上的碎石塊,將馬車車輪顛起,蘇銘身子一顫,緩緩睜眼。
休息的差不多了.......
葉剛聽見身后動靜,也不回頭,直接說道:“你這瞌睡真淺,這沒多一會兒的功夫就醒了。”
“不是瞌睡淺,入了先天后內息循環,精氣神足。”
“也不知道這煙霞功能否修煉到先天境界.....”
“應該是沒問題的,即便不成,我也給你想個法子。”
葉剛點點頭,嗯了一聲。
“駕!”
車上馱著一箱金子,還有二萬五千兩銀票。
蘇銘也不擔心賊惦記,實力為基礎,萬事安心。
不知是錯覺還是怎的,蘇銘總感覺王員外的氣質變化非常之大。
以前是個身體孱弱的中年人,底氣充足,頗有些威嚴,同時也極為大方,總結說來就是有江湖頭領的氣質。
現在氣質不同,更像是有一種漠然的態度。
對一切事物都有些漠不關心,眼里多處一分狂傲與不屑,那是一種時刻保持的居高臨下的狀態。
“那股郁結之氣消失了,現在他自信非常....這是為何....”
或許是回光返照般的故作堅強吧....
蘇銘總感覺有些對不起他,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算是自己的侄兒,但是...那事兒過于離奇,自己也沒有意義去認這個親。
搖搖頭,將腦袋中的煩心事暫且擱置。
蘇銘掏出王員外送他的志怪圖錄,和一些小說。
其中一篇名為《山陵志》的書中,有幾個章節介紹了幾件怪事。
“大明歷三百二十一年秋分時節,山陵郡大旱數日,烈日灼燒,多處起火,溫度驟升,數日后夜間亥時,突然出現山洪,沖毀街道。”
“.......傍晚,江邊屋蓬內,發現數十具尸體,尸身上帶有抓痕,鮮血淋漓,少部分尸體缺失了肝臟...除魔司立即封鎖沿江南路,張貼告示,禁止眾人短期內靠近江邊。”
蘇銘的食指點在‘除魔司’幾個字上,嘴里低聲道:“又是除魔司......”
“這些個小故事倒是挺有趣,只不過都是些梗概,沒有具體內容,只有前因沒有后果,也不知道最后如何了......”
翻動書頁,一些偏現實的問題記錄并沒有吸引蘇銘目光,不斷翻頁,不斷換書。
終于找到一本類似前世“聊齋”的短篇小說集。
泛黃的樹葉,部分內容缺失。
“林遠山將軍受到封賞,被人喚做中南王!此名號被當時尚且年輕的圣人聽見,怒摔桌杯,隨后此時作罷,圣人并未提及。
反倒是林將軍,知道了圣人發怒,為了做出表率,主動提出征討西方雪原上的百族部落。”
“此事耗時十余年,即便是林將軍也是耗費一半的兵力,大量錢財,這才打服了百族部落,雙方由敵對,漸漸和解,到最后互通商貿。”
蘇銘剛一翻頁,就看到一小段文字下的一張圖。
圖上畫著一個四方的棺材。
被青銅嵌邊,雕篆了頗有雪原風格的銘文,大概一瞧,更像是一副圖騰印記,印在這棺材上。
蘇銘接著看下去。
“戰死的許多軍士,皆是風光厚葬,葬在風水寶地之中,當時盛行高原的圖騰印記,百族各家也參與了修繕新舊墓穴。
卻不料有人在其中動了手腳,私自下了死咒在各大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