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
庾獻的打算就是去“點仙緣”!
這是鶴鳴山往常的慣例。
在道童們正式比試之前,鶴鳴宮里都會派出一個身份頗高的治頭大祭酒出來主持此事。
治頭大祭酒會趁機以微言,試探在場的尋常百姓。
要是有人能展示出非凡的悟性,答出治頭大祭酒心中所想。那就會被治頭大祭酒直接收為弟子,一躍居于所有新入門的弟子之上。
畢竟,對于修道人來說,大道是古樸根基,而術法只是虛幻皮毛!
一個對“道”領悟更深的人,遠比一個精通術法的人更值得重視。
就算庾獻的經脈再不堪,只要他展現出自己對道的悟性,那一定可以打動治頭大祭酒。
程旭幾乎要笑出聲來,“真是癡心妄想,治頭大祭酒對大道的理解,哪是你能夠管窺的?”
旁邊眾多道童也露出譏諷之色。
倒是一個叫做秋寧的小道童好心的提醒道,“庾獻,你要去‘點仙緣’可就沒資格參加比試了。你的經脈雖然特殊,但是我道門博大,未必沒有適合你的法子,何必這么冒險?”
對于這些小道童來說,祭酒道人傳授的法術還有章可循,可他們這樣小小的年紀,如何能夠和堂堂治頭大祭酒談論什么虛無縹緲的道。
不過庾獻卻一臉信心十足,“切,放心好了!盡管讓大治頭放馬過來就是了!”
秋寧一呆,更正道,“是治頭大祭酒!”
“嗯。”
庾獻點頭,一臉的勢在必得。
秋寧正待再說什么,就聽周圍一陣騷動,他順著望去,正見一個道骨仙風的老者在兩個童子的引路下緩緩而來。
秋寧輕扯庾獻一把,低聲道,“那就是治頭大祭酒。”
庾獻輕輕的嗯了一聲。
治頭大祭酒清瘦矍鑠,雙目溫潤有光,看上去倒是得道之士的模樣。
治頭大祭酒來到跟前,教導道童們的祭酒道人,連忙上前作揖,“道兄,這些年訓練的童子,都在這里了。其中資質不凡者甚多,可供鶴鳴宮諸多道長挑選。”
那治頭大祭酒也不拘俗禮,直接對道童們溫言說道,“這次道宮內選拔的道童,已經有了定數。總計需要燒丹的火工童子兩人,采藥的道童五人。青青子需要一人為她磨劍,搬山道人叛出師門,也得有一人照料他空閑出來的洞府。另外還有七人,是教主吩咐下的。”
庾獻聽了微微一驚,別人他不知道,搬山道人可是好大名號,按照后世的記載,此人后來投靠了曹操。在諸子世家押注曹孟德之前,很是攪起一番腥風血雨。
眾少年聽治頭大祭酒公布了人數,心中都有些慌亂。
這里等候挑選的道童最少也有百數,可是能夠有幸進入鶴鳴道宮的只可能是其中最優秀的十六人。
他們正嗡嗡議論著,早有大膽的百姓嚷嚷道,“快點開始比試吧,我們還等著看著熱鬧呢。”
道童們聽了,心中都有些不忿。
他們關系命運前途的一場比試,在這些愚民眼中卻被看成猴耍一般。
治頭大祭酒卻當真是有道之士,聽了此話,不但不惱,反倒微笑說道,“極是,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