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玄子的道法竹簡,詳細的收錄了自己修煉的心得。
然而讓庾獻有點發懵的是,里面重玄子提到最多的,竟然是如何收束自己的經脈,開辟旁支!
這簡直是和鶴鳴道宮的法門格格不入。
然而仔細讀下去,庾獻才弄明白究竟。
自己從后世元氣稀薄的時代轉生而來,一心覺得這個時代,修道鼎盛,是修煉的樂土。
然而卻沒想到,這個時代的人也有自己的蛋疼。
因為之前的之前,還有之前。
元氣的變化,在這個時代已經開始顯出威力。
鶴鳴道宮所修的道法,來源于古時煉氣士。那時候元氣更加濃厚,煉氣士舉手投足都威力無窮。
然而隨著元氣漸漸流逝,煉氣士那如飲江河般修煉法門,已經不適應這個時代的發展。
修道人每天吞吐,雖然調用的元氣甚多,但是能夠吸納的比例實在不夠看了。
鶴鳴道宮中的應對策略就是尋找天資更好,擁有更強壯經脈的苗子,盡可能降低外界變化的影響。
不過重玄子卻另辟蹊徑。他依靠修煉的木屬性功法,將自身經脈視作根須,不斷的開辟分支,讓元氣盡可能久的滯留體內,浸潤自身。
庾獻看到這里,哪里還能不明白。
自己前生所修煉的法門,是修道功法變化的必然趨勢!
上古煉氣士們的法門太過粗獷,隨著元氣的流逝,一定要慢慢走精打細算的路線。
這就像是庾獻開著小排量的車,羨慕人家大排量的開的帶勁。
但是等油緊張的時候,大排量的只能考慮減低配置,降低油耗。
可惜的是,庾獻此時的處境有點尷尬,他的修煉功法對吐納的元氣利用效率極高,可是量卻上不去。
庾獻匆匆看完,心中有了明悟,看來還是得走出一條自己的路才好。
反正他知道未來修煉的正確方向,若是依照自己的經驗,把現在的功法改良,說不準自己還有稱宗做祖的機會!
庾獻沉思的這會兒功夫,祭酒道人已經帶著道童去中央站定,開始考校修為。
一些百姓擠上前來,嬉笑觀望。
這些少年修行的都是一些淺顯的法門,只錘煉胸中五氣,或是學一些輕身的遁術。
庾獻在后世沒見過這么多花里胡哨的技巧,但是以他的境界,輕而易舉就嫻熟于胸。
庾獻看著那些道童兩兩比試,實在提不起多大的興趣。
他左右一望,頓時輕“咦”出聲。
緊挨著他圍觀笑鬧人群之中,一個二十七八的藍衫大漢,顯得分外格格不入。
這大漢身材壯碩,穿著一件不太合身的衣服,一雙眼睛倒是炯炯有神,顯得元氣滿滿。
他揣著袖子左顧右盼一番,接著又定定的看著場中。
場地正中,兩個道童正在演練著拿手的遁術。
這兩人修為淺薄,倒也無甚稀奇,無非是借助特定的五行,加快自己的身法。
不過你來我往,打的甚是激烈。
壯碩青年看了一會兒,用手抓抓頭,見周圍百姓叫好,心中有點吃不準。
道法本領倒也罷了,只是道童修行尚淺,資質卻無從分辨。
他抬頭張望,正好瞧見庾獻看他。
當即努力做出和善的樣子,咧開嘴,聲音渾厚的問道,“少年郎,我來問你,你可知道這兩個道童資質如何?”
庾獻已經穩穩進入鶴鳴道宮,還拜在重玄子門下,正是志得意滿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