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和他的第一代弟子幾乎都是出身儒家。
在見識到早期儒家寄生吸血的本質之后,他立刻提出了針鋒相對的理論。
大操大辦的喪葬,不但消耗大量的社會財富,而且三年的沉浸悲痛,不事生產,會讓百姓衰弱不堪。
與其讓百姓一代一代活在貧寒之中,不如輕喪節用,不要揮霍那些財富,讓他們一代一代活在溫暖富足之中。
這簡直是要了儒家的親命!
貴族和百姓們不傾家蕩產搞殯葬,儒家吃什么喝什么?
——不信你們墨家自己屁股就干凈!
結果跑去一瞧。
墨者們直接呵呵了。
因為他們用勞動養活自己,不但養活自己,還去關愛別人。
“手足胼胝,面目黎黑,役身給使,不敢問欲。”
而且墨家還在攀科技樹,造的木鳥都能在天上飛。
再一看人家的思想理論,“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用、節葬”。
滿滿的都是正能量!
人們還為這些墨者特意造了一個字。
——“俠”!
于是儒家立刻就覺悟了自己和墨家的關系,斷人財路,不共戴天!
墨家顯然也很明白儒家的覺悟。
所以,一旦季孫氏倒臺,那這些年的心血就白費了。
季寧雖然沒有說動高何,但他也十分確信,吳起就是墨門能拿出的最好牌面了。
他一臉鄭重的說道,“吳起,這次墨門和季孫氏的安危就落在你身上了。我會盡快安排你去前線接管季孫家的兵馬,叔孫氏和孟孫氏的人素來以我季孫家馬首是瞻,想來也會配合你。不過現在局面敗壞,軍心早已四散。只有正面打倒田和,才能點燃魯國上下的希望。”
庾獻聽了頗有些無奈。
田和既然是司馬穰苴的門人,那必然是將略過人之輩。憑借自己這三腳貓的本領,希望簡直渺茫。
庾獻已經開始考慮,要是死在戰場上,到底該怎么算了。
八成就算是被這法寶滅了吧?
不過庾獻口中卻沒有絲毫的退縮,“弟子明白。”
這畢竟是他該盡的責任……
看到庾獻如此果決,一向冷臉的高何,微微一嘆,開口說道,“你跟我過來。”
說完,轉身出了中堂。
禽滑厘笑著對庾獻說道,“想必你師父還有吩咐,你快去吧。”
庾獻拱手告辭,趕緊跟上高何。
以往的時候,高何傳授庾獻道理,喜歡去樹下那塊大石那里。
這次卻負著手,慢慢回了自己的小院。
庾獻有些奇怪,他也不多問,只是亦步亦趨的跟著。
到了高何院中,高何讓庾獻等在門外,去里面取了一柄寶劍出來。
庾獻心中一動,莫非臨出征了,高何要贈給自己一把寶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