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游說的大路貨,姬頹顯然是聽多了。
根本不吃庾獻這一套。
既然如今魯國求上門來了,自然是趁機敲上一筆。
庾獻聽了莞爾,“衛君倒是消息靈通。”
姬頹似笑非笑的看著庾獻,“恐怕我的消息,比你想象的還要靈通一些。實不相瞞,魯國的局面,除了我們衛國,恐怕沒人能夠幫得上忙了。三桓能看到這一步,實在是我意外。”
庾獻就算是來求援的,也不愿意把主動權交到姬頹手里。
他淡淡一笑,“不見得吧?楚王素來忌憚齊國,一旦齊國吞并魯國,齊國將會更加強大,楚國絕對不會坐視不管的。”
除了齊國的窮鄰居衛國,魯國后面還有野蠻而強大的楚國站著。
這都是可能介入這場戰爭的外力。
姬頹聽了哈哈大笑,“魯國不會滅亡的,楚國也不會摻和這里面的閑事兒。實不相瞞,田和在攻打魯國之前,早就秘密派人找過我了。可惜,我姬頹是堂堂康叔之后,根本不屑和他勾結。他沒從我這里達成買賣,于是,跑去找周公的子孫謀劃去了。”
庾獻聽到這里悚然而驚。
“君上這是什么意思?”
衛國是康叔之后,而周公的子孫,自然是指的魯國的君主!
莫非田和與魯君早有密謀?可是,這怎么可能呢?
對于田和來說,有什么利益能夠大過滅國之功。
又是什么樣的好處,能讓魯君冒著宗廟毀滅的風險和田和合作?魯君又怎么敢完全的信任一個外人?
姬頹看了看庾獻,又看了看東邊的方向,悠悠說道,“田和……,想要做齊候啊!”
庾獻大吃一驚,接著如同醍醐灌頂,大徹大悟!
原來如此!
原來如此!
所有的不合理,在衛君這里終于找到了答案。
庾獻這會兒,也終于想起了這個帶兵攻魯的田和,到底是何許人也。
在這個人身上,有著一個重大的歷史劇情。
——田氏代齊!
姜子牙的后代,被徹底放逐。
由崛起的田氏,代替姜家,當上了齊候!
姬頹見庾獻一臉的恍然,當下也不賣關子,慢慢悠悠的說道。
“田家積蓄了多年的力量,早就讓齊國上下敬服。然而齊國是天子封給姜尚的,他要是貿然篡位,必然會讓天下諸侯國共擊之!因為就算沒人在乎天子的顏面,也不會有人想給自己的臣子們,立下一個惡劣的榜樣!”
“所以田和為了順利篡位,就來向我求助,希望我以周室近宗的身份,為他求為諸侯。然而我本身就是斬殺亂臣賊子才繼承的爵位,怎么可能答應這種無禮的要求。于是田和轉而去和魯君做起了交易。魯君承諾,只要田和以齊國之力幫他消滅三桓,他就為田家求為諸侯!”
庾獻嘆息,原來如此。
對于田和來說,哪怕把齊國牢牢掌控,但只要沒有周天子的冊封,那個位置就永遠是他高不可攀的。
周王室雖然沒落了,可基本的臉面還是要的,怎么可能平白的冊封一個亂臣賊子。
這讓天下其他諸侯們怎么看?
所以田和為了獲得一個正式的身份,只能到處托人情找關系,希望通過近宗諸侯的介紹,幫著解決身份的問題。
姬頹不肯輕易合作,那么做為周王室最親密的臣屬,魯國公室就是一個很好的跳板。
只要能讓自己的身份合法,田和自然會不惜付出一切代價。
事實上,在歷史中,田和為了轉正,就花了巨大的代價,不但歸還了所有搶來的魯、衛兩國的土地,還四處撒錢,交好天下諸侯。最后求到了強極一時的魏文侯頭上,這才算是有了編制。
而魯君呢,自從知道田和的這個企圖之后,田和就對他沒有任何威脅了。
吞并魯國,不會讓田氏在齊國更進一步,反而會容納進更多的復雜變數。
田和絕對不會在這種時候節外生枝。
庾獻感嘆,真是好一番算計啊。
只是……
我怎么可能讓你們這般輕易得逞。